苏州名胜古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州名胜古迹 到北京看奥运 到苏州观名胜 * * 无 忧 E 书 网 推 荐 虎丘 位于苏州西北角的虎丘山景区,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宋诗人苏东坡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 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 。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古朴雄奇,早已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令人留连忘返;千人石气势磅礴,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虎丘的景观还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天下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 北寺塔 北寺塔位于人民路652。北寺塔是报恩寺的俗称, 是中国楼阁式佛塔,号称“吴中第一古刹”,始建于三国,相传是孙权为报母恩所建,因而得名抱恩寺塔。 北寺塔为九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每层挑出平座、腰檐, 塔高76米,重檐覆宇,朱栏萦绕,金盘耸立,峻拨雄奇为吴中诸塔之冠,登塔远眺,可俯瞰苏州全景。 塔的四周尚存部分明清时期重建的报恩寺殿堂建筑。位于塔东的不染尘观音殿, 是苏州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观音殿南建有一长廊,陈列着目前国内最大的巨型漆雕“盛世滋生图”也称‘姑苏繁华图”,长32 米,高昂2米。塔后有罕见的元代石雕“张士诚纪功碑”。塔北有古铜佛殿,藏经阁。 古樟园 古樟园以古樟为中心,左右以围廊相连。园内有“绣幕”、“天趣”、“临流”、“竞芳”、“乘虹秋色”等石刻和砖刻30余处,匾额10余块,抱柱对联十多幅,书画作品40多幅,多为苏州书画家的作品。园西北有一山池,池水清澈,周围均植梅树等花果,清幽开阔,具园林之美,更富山野之趣。 古樟园位于西山后堡村,园中有古樟两株。西樟高30米,胸径1.4米,约一千龄,称“独威”;东樟高15米,胸径1.1米,约五百龄,称“争雄”。两樟交枝接叶,遮天蔽地,有“吴中第一树”之称。 戏曲博物馆 戏曲博物馆设在苏州市内张家巷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全晋会馆内。博物馆有清代的礼仪建筑吹鼓楼,主体建筑是一座古典舞台,台顶雕花穹窿藻井设计。东西两庑包厢和后部大殿组成具有东方古典美的剧场。西路有楠木厅、鸳鸯厅以及亭、 廊、 院、舍,清池假山等。吹鼓楼按传统格局陈列彩塑乐队,配以礼乐,以展示当年会馆迎宾的场面。在鸳鸯厅设有仿清代茶园书场。馆设昆剧、苏剧、评弹 3个陈列室,并办有民族乐器展览。陈列将建筑文物与陈列文物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古今结合。 馆内珍藏有多种昆剧明刻本、戏曲原碑拓片以及昆剧、苏剧、评弹各种珍贵的清代手抄摺子和清代评弹名家马如飞,近代三大曲家吴梅、俞粟庐、王季历等人的手迹、遗物。 ★ 灵岩山 灵岩山位于古城苏州西南的木渎镇,山高182米,周广1800亩,山上多奇石。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于仿佛。因为灵岩塔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灵岩山。灵岩山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灵岩奇绝胜天台的美誉。有昂首攀游状的石蛇,敲打有声的石鼓,状若发团的石髫,伸首隆背的石龟,两耳 直竖的石兔,形影不离的鸳鸯石,埋头藏泥的牛背石,隐身探头的蛇头石,俯首饮水的双牛石,状若仙人的和合石,形如蒲鞋的草鞋石,以及石马、石城、石室、石猫、石鼠,飞鸽石、蛤蟆石、袈裟石、飞来石、醉僧石等,惟妙惟肖,意趣横生。 春秋后期,吴王夫差在山巅建造园囿“馆娃宫”,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山上园林。至今存有吴王井、流花池、玩月池、西施洞、宫墙、琴台、思乡岩、石射棚等遗迹。 天平山 苏州天平山南连灵岩山,北接支硎山,东邻金山,海拔221米,是苏州西南诸山中最为高峻的一座山峰。因其山巅平整故名天平山。山上白云缭绕,又名白云山。北宋时期范仲淹将其高祖葬于山麓,宋仁宗把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为家山,又称范坟山。天平山南麓古枫参天,松掩庄园。山中峰奇石怪,清泉叮咚;山顶平如刀削,视野千 里。这里自然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自唐代以来,就已成为旅游胜地,有“吴中第一山”、 “江南胜境”之美誉。景区内的“清泉、奇石、红枫”被人们赞誉为“天平三绝”,吸引着无数历史名人、文人墨客。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康熙、乾隆皇帝等历史名人在天平山留下了许多的遗迹和传说。 ★ 盘门三景 —瑞光塔 “盘门三景”是雄踞苏州西南的“盘门”水陆城门、横跨运河的“吴门桥”、临流照影的“瑞光塔”,由滔滔大运河把三景连结在一起,成为苏州古城的名胜区。 瑞光塔始为三国时代吴国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在“普济禅院”内所建造。寺毁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仅存“瑞光寺塔”傲然耸立。 瑞光寺塔的砖砌塔身高44、42米。为八面七层,形体古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