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基础及模具设计第5章 注射模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浇注系统是指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射出后到达型腔之前在模具内流经的通道。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部分组成,如图5.1所示。浇注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于是 由此得脱模力为 (2)推出零件尺寸的确定 1)推件板厚度的确定 ①圆形推件板。根据刚度计算,用于筒形或圆形塑料制品的推件板的厚度公式为: 若根据强度计算,则推件板厚度公式为 ②矩形推件板。若根据刚度计算,用于横截面为矩形或异环形制品的推件板的厚度公式为 2)推杆直径的确定 根据压杆稳定公式,可得推杆直径的公式: 第五节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当注射成型侧壁带有孔、凹穴、凸台等的塑料制品时,模具上成型该处的零件就必须制成可侧向移动的零件,以便在脱模之前先抽掉侧向成型零件,否则就无法脱模。带动侧向成型零件作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为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简称侧向抽芯机构。 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类型 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一般可分为手动、气动、液动和机动四种类型。 二、斜导柱抽芯机构 (1)斜导柱抽芯机构的结构及其设计 斜导柱抽芯机构是利用斜导柱等零件把开模力传递给侧型芯或侧向成型块,使之产生侧向运动完成抽芯动作。该结构主要由斜导柱、滑块、导滑槽、楔紧块和定距限位装置等组成。 一、导柱导向机构 常用的几种导柱形式如图5.57所示。 图5.57 导柱的结构形式 (1)布置方式 如图5.58所示,导柱应均布在模具分型面的四周,导柱中心至模具外缘应有足够的距离,常取导柱中心到模具边缘距离为导柱直径的1~1.5倍,以保证模具强度。为确保动模和定模只能按同一个方向合模,不致在装配时或合模时将方位弄错,导柱的布置方式常采用等直径导柱的不对称布置,如图(a)所示;或者不等直径导柱的对称布置方式图,如图(b)所示。 (2)长度 导柱的长度应比型芯端面的高度高出8~12 mm,如图5.59所示。以免出现导柱未导正方向而型芯进入凹模时与凹模相碰而损坏。 (4)形状 为了使导柱能顺利地进入导套,导柱端部应做成锥台形或半球形,导套的前端也应倒圆角。导套上的导柱孔最好做成通孔,以利于排出孔内空气及残渣废料,如模板较厚,导柱孔必须做成盲孔时,可在盲孔的侧面做一小孔排气。 (5)配合精度 一般导柱、导套与模板之间的固定部分采用H7/m6或H7/k6的过渡配合,导柱与导套间滑动部分采用H7/f7或H8/f7的间隙配合。 (6)推板上设置 除在动模和定模之间设置导柱、导套外,一般还在推板和推杆固定板上设置导柱和导套(如图5.62所示),以保证推板顺利地实现推出运动,同时,导柱还可起到支撑动模垫板,减薄其厚度的作用。 二、锥面定位机构 在成型精度要求高的大型、深腔、薄壁制品时,型腔内侧向压力可能引起型芯或凹模的偏移,如果这种侧压力完全由导柱来承受,会导致导柱卡死或损坏,这时应增设锥面定位机构。如图5.60所示。 图5.61 锥面的开设方向 第四节 推出机构的设计 从模具中推出塑料制品及其浇注系统凝料的机构称为推出机构。推出机构的动作是通过注射机上的顶杆或液压缸来完成的。 一、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 推出机构主要由推出零件、推出零件固定板和推板、推出机构的导向与复位部件等组成。如图5.62所示的模具中,推出机构由推杆1、推杆固定板2、推板导套3、推板导柱4、推板5、拉料杆6及复位杆7等组成。推杆固定板2、推板5由螺钉连接,用于夹住推杆1、拉料杆6及复位杆7。 推出机构的结构因模具的结构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无论何种推出机构均应达到如下几点的基本要求: 1)制品在推出过程中不允许变形损坏; 2)制品应尽可能滞留在动模一侧; 3)脱模后制品应有良好的外观; 4)推出动作可靠,更换推出零件容易。 二、推出零件的设计 (1)推杆的设计 推杆推出机构是最常用的推出机构,其设置推杆位置的自由度较大,常被用来推出各种塑料制件。 1)推杆的形状 2)推杆位置的设置 3)推杆的材料 图5.63 常用推杆的形状 (2)推管的设计 推管用于推出圆筒形制品或圆形凸台制品。由于品呈圆筒形,在成型部分必然要设置型芯,推管的固定形式应该适应于型芯的固定形式,如图5.67所示。 (3)推件板的设计 推件板推出用于薄壁深腔且制品上要求无推出痕迹的场合,具有推出力大而均匀,运动平稳的特点。图5.68所示是推出板推出机构的结构形式,其中图(a)、图(b)是两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4)复位机构设计 推杆或推件板在完成制品的推出动作后,为了进行下一循环的成型,必须回到其初始位置。除了推件板推出外,其他推出形式一般均需要设置复位机构。常用的复位机构有复位杆复位和弹簧复位两种。 (5)导向机构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