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常用药物用法用量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利尿剂
强效利尿剂——呋塞米(速尿)
剂型、剂量:片剂,20mg;针剂,20 mg(2ml)。
用法:口服每次10~40 mg,每日3次,一般用3天;静脉注射每次20~200 mg,视疗效及肾功能而定。
药理作用: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髓质部及皮质部鈉、氯的再吸收,增加尿钠、钾与水的排出量而产生利尿作用。
不良反应:水和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耳毒症,高尿酸血症,偶见心律失常及皮疹、肝损伤等。
注意事项:
* 避免与氨基甙类及头孢噻啶等合用(防耳及肾毒性)
* 与降压药合用可增强降压效果,但剂量宜减少。
* 出现电解质紊乱时,宜采用间歇疗法用药1~3日,停药2~4日,用药期宜常规补钾,要稀释后缓慢静滴。应常规检查血中电解质浓度。
* 手术前1周应停用,因本品能降低动脉对升压胺的反应,增加筒箭毒碱的肌松弛及麻痹作用。
强效利尿剂——布美他尼(利了)
剂型、剂量:片剂,1mg;针剂,0.5 mg(2ml)。
用法:口服每次0.5~1 mg,每日1~3次,一般用3天;静脉注射每次0.5~1 mg,视疗效及肾功能而定。
药理作用:同呋塞米,但剂量为其1/50。
不良反应:较呋塞米为低,但大量及长期应用后,应定期检查电解质。
注意事项:
本品与降压药合用治疗高血压患者水肿时,剂量宜减少。
本品不宜加于酸性溶液中静滴,易引起沉淀。
中效利尿剂——氢氯噻嗪(双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
剂型、剂量:片剂,25mg。
用法:口服每次25~50 mg,每日1~3次,一般用3天。
药理作用: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鈉、氯的再吸收,因而尿中钠、钾与水的排出量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利钠后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而引起血压下降,能使尿中钙离子减少,对尿崩症病人有抗利尿作用。
不良反应:低钾血症,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耳毒症,高尿酸血症,长期服用可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病人应慎用。
注意事项:
可增加强心甙的毒性,与强心甙并用时应特别注意补钾。
与普萘洛尔合用可增强降压效果。
与保钾利尿药合用,可加强疗效减少排钾。
与锂盐合用可提高锂盐血浓度,故应减少锂盐的剂量。
弱效利尿剂——安体舒通(螺内酯)
剂型、剂量:片剂,20mg;胶囊剂,20 mg。
用法:口服每次20~40 mg,每日3~4次,用5天后如疗效满意可继续服用,合并用其它药物时,剂量酌情减半;用于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时每日200 mg,一般用药7日以上,判断指标是低钾血症及碱血症的纠正。
药理作用:可能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醛固酮受体部位发生竞争性拮抗,从而产生与醛固酮作用相反的排钠留钾作用。可使尿中钠、氯排出增加,钾排出减少。本品的利尿作用强度下体内醛固酮分泌量有关。
不良反应:少数病人有胃痉挛、腹泻、头痛、思睡,偶见及皮疹、男性乳腺发育和女性多毛、内分泌紊乱等症状,停药后多可恢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长期应用可引起高钾血症。
注意事项:
高钾血症明显,或应用葡萄糖及胰岛素纠正。
本品与其它利尿药或降压药合用可增强降压效果,少者剂量宜减少。
与乙酰水杨酸合用时,能抑制螺内酯的活性使作用降低。
孕妇及哺乳妇女慎用,不可同时应用氯化钾。
弱效利尿剂——氨苯蠂啶(三氨蠂啶)
剂型、剂量:片剂,50mg。
用法:口服每次50~100 mg,每日3次,3~5天一疗程。
药理作用:直接抑制肾集合管上皮钠-钾泵ATP酶的活性,使钠再吸收减少,从而减少钠-钾交换,钾的排出也减少,而发挥排钠留钾的利尿作用。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皮疹、嗜睡等症状,停药后多可恢复。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高钾血症及醛固酮分泌增多,应逐渐停药。
注意事项:
与噻嗪类排钾利尿药合用,能加强利尿作用,减轻排钾作用。本品与降压药合用可增能疗效相加。
与洋地黄毒甙并用时可使之生物转化增加,疗效降低,合用时禁止补钾。
与锂盐合用时,能使锂盐血浓度增高引起中毒,应慎用。
孕妇及哺乳妇女慎用,尿闭、严重肝与肾病人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二、糖皮质激素
强的松(醋酸泼尼松,去氢可的松)
剂型、剂量:片剂,5mg。
用法: 成人1 mg/公斤体重/日;儿童1.5~2 mg/公斤体重/日,口服。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 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它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本品还能促进蛋白质分解转变为糖,减少葡萄糖的利用,因而使肝糖原都增加,尿中可出现糖尿。还可使胃液分泌增加,增进食欲。当严重中毒感染时,与大量抗菌药物配合使用,可有良好的降温、抗毒、抗休克及促进症状缓解的作用。
不良反应: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诱发或加重感染,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
恶心、腹上区不适,甚则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病,引起出血或穿孔。
长期大量合用可发生欣快、激动及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