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格律诗词之平仄.ppt
平仄音乐故事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导入过故人庄sh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xi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p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huán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他山之石名人佳作1234翻译:老友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村外绿树环绕,村子的四周青山斜立。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把酒对饮畅谈农事。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来饮酒赏花。今人之作01添加标题无愧人间第一松,风姿不与众松同。02添加标题蓁蓁羽叶如翔凤,矫矫鳞枝若衮龙。03添加标题几度沧桑犹郁郁,千年风雨更葱葱。04添加标题喜看古树青云志,振翅轩轩欲太空。九华山凤凰松1、平仄仄的作用是构成声音的抑扬顿挫,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美。现代汉语中声调分为四声(新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两声(阴平、阳平)为平声,后两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四声说古汉语的四声:平、上、去、入。01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02现代汉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03古汉语和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关系平声―分化为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上声―衍变为普通话的上声和去声去声―去声在普通话中仍为四声入声―是一个非常短促的调子。变为去声、阳平、上声平仄说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仄声,也就是某个字的读音的声调或升或降。从现代汉语角度讲,凡阴平和阳平的字,都是平声;凡上声和去声的字,都是仄声。从古汉语角度讲,除了“平”是平声字外,凡“上”、“去”、“入”三声的字,都是仄声。有平仄读起来才有旋律感,有音响效果。怎样识别平仄?凡是与普通话不一致的,多可能是入声。感觉练习:阴平歌声风波风光江山诗歌青衫家乡声音春风青山清风清高中央天津苏州开心悲伤知音金星花香虚心谦卑阳平流言和平情人文明猴王穷途糊涂鸣虫楼房云霞长城豪言荣华彷徨长廊堂皇平常人民流行情形宏图前程完全缠绵踌躇麻烦韶华上声古典把酒拥挤永远雨水很好美景早点宝马小丑勉强演讲奖赏抖擞腼腆舞蹈引导窈窕早晚俯仰杳渺打扰小巧管理去声俊俏后面剑气仗势上帝唱戏制度散步浪漫灿烂气度故事意志要隘部分唱和住处罪过错误互助绚丽闹市世界任务入声角落独木白石吃药月色一切惜别碧血食物角色龌蹉督促切勿博学瑟缩白日赤壁特色绝活识别涉及级别七夕抉择漆黑得失缺德习俗旭日发达合作劣迹国色活泼脉络急切着急刻薄立即屈膝失格薄弱屈辱撮合不法革职剥削突出塞责狭窄平仄的运用平仄在格律诗中的运用,是有规律的。记住:出句平仄双交替,对句出句两相反,两联之间平仄粘。1仄⊙平仄,(出句)平平⊙仄平。(对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2第一联3第二联4第三联5第四联6押韵把音韵相同的字放在同一个位置上,一般是句尾。押韵的作用是构成声音的廻环,产生一种和谐的音乐美。如:?甫????????????3、格律格律诗只有四种句式,这四种句式称为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