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词语教学.pdf

发布:2021-02-02约1.22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词语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 最根本的内容, 让学生有效地理 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 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然而审 视当前的词语教学,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竭力回避或者“滑过” ,或 者教得一丝不苟,从字音到字形到字义进行科学准确地诠释 , 一些 教师甚至要求学生照搬、照抄、照背参考书或字典对词语的解释,显 得呆板,缺乏生命活力。那么,怎样让词语教学情趣盎然呢? 一、朗读,让词语教学“有情” 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注于目, 出于口,闻于耳, 记于心, 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 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 音、形、义,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得 到一个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词语教学片段: 师:这个词谁会念? 生:滋润。 师:字音读准了,能读出感觉,读出意思吗? (生茫然,这样的“词语教学”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头一次。 ) 师:大家看,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生:三点水。 师:对啊,水分多了,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万物滋润了,人滋 润了,感觉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 生: (齐)滋润。(有进步,但还不到“位”,还不够“味”。) 师:声音柔软点,再舒服点。 生:滋润。 (声音柔柔的,感觉很舒服的样子。 )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知晓“滋润”的意思,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 有效的朗读, 就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 而且懂得这个 词语的感情色彩, 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 此时,“滋 润”在他们眼里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充沛的水分,它 象征着万物复苏,它更带着人们舒服的感觉。这样,抽象的语言符号 化为具体的事物, 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 使学生对语 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 二、表演,让词语教学“有趣” 有人说: “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 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 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 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 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自 然段中“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 ” ,这 里的“拎”字表达了小村庄的村民非常随意砍伐树木的心态。如何让 小学生感受到“拎”字背后的随意,作者的惋惜与谴责呢 ?我们可以 创设情境,请孩子们分别演一演村民“拎着斧头上山砍树”与“拿着 斧头上山砍树”,通过动作的对比,他们一定会切身感受到当时小村 庄人们的那份随意与无知。 三、演示,让词语教学“有味” 词语理解最直观最便捷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法。 例如 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 ,教 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 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 当 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