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调护.pptx
1
摘要饮食调护是针对各种疾病需要和饮食习惯,调整摄入的饮食种类,以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又曰:“形不中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工作情景与任务导入情景:刘大爷因头晕目眩住院,经检查诊断为肝阳上亢之眩晕,服用平肝息风药后病情明显好转。一天其女儿为其送饭,护士小李询问饭的种类得知有红烧牛肉、青菜豆腐、鸡汤及米饭。工作任务:对刘大爷及其家人进行该病证的饮食指导。
目录页CONTENTSPAGE01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02饮食调护原则03药膳饮食与调护04自测题
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1食物的性味常见食物的分类
1.1食物的性味温性热性凉性寒性平性临床用于脾胃虚弱,便溏腹泻,久病衰弱;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气血两虚,失眠健忘;肠燥便秘;外感风寒等临床用于肾虚腰膝酸软,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等临床用于疮痈、淋证等临床用于肺燥咳嗽,热病、血热出血,肠燥便秘,尿路感染等临床用于久病虚弱,气血两虚,肺燥咳嗽,肠燥便秘;失眠;小便不利等各类食物主要功效及适应证
常用温性食物性能简表1.1食物的性味常见食物的性味、功效、适应证品名 性味 功效适应证禁忌及注意事项高粱 甘温 温中健脾,涩肠止泻 脾胃虚弱,便糖腹泻 实热中满腹胜不宣用糯米 甘温 补中益气,暖脾胃 脾胃气虚、胃寒疼痛、气短多汗热证及脾失健运者禁用鸡肉 甘温 健脾补虚,益气养血体虚,气血不足,阳虚畏寒、纳呆 实热证禁用,痼疾忌公鸡羊肉 甘温 益气补虚,温肾助阳 阳虚是寒,气血不足外感时邪、明虚火旺、疮疡疖肿、皮疹禁用牛肉 甘温 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脾胃虚弱,气血虚亏痼疾和癌疡皮疹等皮肤病禁用牛乳 甘徴温 补虚生津,益肺养胃 气血.不足,明虚劳损 不宜空腹饮用
常用热性食物性能简表1.1食物的性味常见食物的性味、功效、适应证品名 性味 功效适应证禁忌及注意事项桂皮 辛甘温中补阳,散寒止痛 脘腹寒痛 热证、阴虚内热、咽痛、妊娠禁用大蒜 辛热 温中消食,解毒 疫毒,风寒,痢疾,食欲不振 阴虚火旺者慎用辣椒 辛热 温中散寒,健胃消食寒凝腹痛味觉,纳少,风寒湿痹热证、阴虚火旺、痔疮、一切血证、妊娠慎用花椒 辛温 温中散寒,止痛,杀虫虚寒腹痛,蛔虫腹痛,阴痒阴虚火旺、妊娠禁用胡椒 辛热 温中下气,消痰,解毒虚寒胃痛,肺寒痰多,宿食不化阴虚内热、血证、痔疮、妊娠禁用白酒辛热甘苦通脉,御寒,行药势 气滞,血瘀,风寒温痹 热证、阴虚内热、血证、妊娠禁用
常用凉性食物性能简表1.1食物的性味常见食物的性味、功效、适应证品名 性味 功效适应证禁忌及注意事项小麦 甘凉 养心益肾,健脾和胃 失眠健忘。虚热盗汗/大麦 甘咸凉 和胃,消积,利水 小便淋沥疼痛,消化不良 哺乳妇女忌麦芽小米 甘凉 和中益肾,除湿热 脾胃虚热,失眠,产后/黄花菜 甘凉 养血平肝,利水消肿 头晕,水肿,各种血证,缺乳 不宜生食丝瓜 甘凉 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胸胁疼痛,乳痈,筋脉孪急 脾胃虚寒慎用柠檬 酸凉 生津止咳,祛暑,安胎 热病口渴,中暑,妊娠恶阻,高血压风寒表证,溃疡病慎用
常用寒性食物性能简表1.1食物的性味常见食物的性味、功效、适应证品名 性味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