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杂立体投影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 组合体投影 * * 1 组合体投影(引入轴测图画法) 2 零件图:为了达到加工目的,要求学生完成 a 尺寸标注;b 表面粗糙度;c 形位公差标注;d 标题栏。 3 装配图:要求学生完成 a 尺寸标注; b 技术要求标注;c 其它标注了。 第三章 复杂立体投影 本章教学内容: 掌握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连接方式; 掌握正等轴测的画法; 为了达到加工目的,掌握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对零件的尺寸、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进行标注及标题栏; 初步熟悉装配图的内容和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部分,弄清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方式及表面连接关系,分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 画图方法: 支承板 底板 肋板 大圆筒 小圆筒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构成叠加式的组合体 挖孔 挖孔 构成切割式组合体 1、何谓组合体? 组合体是由基本几何体通过叠加或切割而构成 的复杂形体。 2、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叠加、切割及综合(见图3-1轴承座) 大圆简 ⒈ 两形体叠加时表面平齐、不平齐 各表面的连接关系 (b) 平齐,无分界线 (a)不平齐,有分界线 不平齐有分界线 平面2 平面1 平面1 平面2 平齐无分界线 2、 两形体相交时,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交线。 切点 交点 相切处不画切线 相交处有交线 图3-1 轴承座 二、轴测图-正等轴测图 立体图 画三视图 导入问题:根据三视图又如何画出立体图? 1、问题的提出: 那么何谓轴测图?将物体和确定其空间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 常用的轴测图是正等轴测图。 投射方向垂直于轴测投影面 ——正轴测图。 画立体图-即正等轴测图所必备的以下要点: (1) 正等轴测图的轴测轴即 X轴、Y轴、Z轴; (2) 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即三轴互为 120°; (3) 正等轴测图的轴向变形系数匀为1。 2、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步骤- 例:画出如图所示带圆角、圆孔的长方体底板的正 等轴测图。 解:(1) 分析物体的形状,确定坐标的原点。 把坐标原点O定在底面四边形的右后角点,画轴测轴。 确定坐标原点 画轴测轴 画底板底面轴测图 a 画底板底面轴测图 b (2) 底板底面轴测图:a.用推平行线法 确定底面的长和宽。b. 画圆角-确定 切点及连接圆弧圆心;以两垂线交点 为圆心且以该圆心垂到切点长为半径 画两圆弧。 平移法画底板顶面a (3) 底板顶面轴测图:a. 用平移法将底面圆 角的圆心及其它点分别沿Z轴上移底板厚 度,再用与底面圆弧相同的半径分别画出 对应圆弧的公切线。 b. 作底板顶面圆孔轴测图 (即画椭圆): 1) 作平行线确定中心O; 2) 用“四心圆法”画四段圆弧(四个切点 和四个圆心)。 (4) 擦去作图线并描深图线,最后得 到带圆角、圆孔的长方形底面的正等 轴测图。 §3-2 零件 零件是在组合体基础上增加必要的工艺结构、技术要求等形成的复杂立体。如轴盘类、叉架类、箱体类等。为此画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必须有以下内容: 1、视图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表达零件内、外结构的一组图形。 2.尺寸 零件图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制造、检验时所需的全部尺寸。 3.技术要求 标注或说明零件制造、检验或装配过程中应达到的各项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热处理、表面处理等要求。 4.标题栏 标题栏画在图框的右下角,需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制图、审核人员的姓名、日期等内容。 例:以传动轴为例说明零件图容内。 第一步:画图框 第二步:画视图 第三步:标尺寸 第四步:标注表面粗糙度 第五步:标注形位公差、文字技术要求 §3-3 装配图 装配图上不需要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仅需标注进一步说明机器的性能、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按照要求的尺寸。 (一)规格尺寸 也叫性能尺寸,反映部件或机器的规格和工作性能,这种尺寸在设计时要首先确定,它是设计机器、了解和选用机器的依据。 (二)装配尺寸 表示零件间装配关系和工作精度的尺寸,一般有下列几种: 1. 配合尺寸 表示零件间有配合要求的一些重要尺寸。 2. 相对位置尺寸 表示装配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较重要的距离、间隙等。 3. 装配时加工尺寸 有些零件要装配在一起后才能进行加工,装配图上要标注装配时的加工尺寸。 (三)安装尺寸 将部件安装在机器上,或机器安装在基础上,需要确定的尺寸。 (四)外形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总长、总宽、总高。它是包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