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时代需求、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 .pdf

发布:2024-11-07约1.6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时代需求、现实困

境和实现路径

作者:杨莹吴伟伟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4年第05期

作者简介:杨莹(1981—),博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

化;吴伟伟(1978—),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基金项目: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创新驱动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职

业教育适配产业升级的实现路径及对策”(编号:dwzz21005);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

划课题“面向数字经济的广东省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机制研究”(编号:2022GXJK586)

摘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职业岗位和人才知识技能结构的变革,对培养学生数字

技术技能、数字应用技能、数字意识技能等数字素养产生了时代需求。以服务社会产业发展为

核心职能的高职院校,肩负着数字经济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字素养培育重任,但却面临着

“政校企社”协同育人不足、产教融合不深不实,数字技术与高职教育融合深度不够的现实困

境。基于时代需求和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可通过建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数字素养教育生态,

践行“适需服务”的产教融合,以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推动学生数字素养培育过程创新变革等路

径,实现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素养;高职教育;教育生态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24)05-0061-09

当今社会发展已经全面步入了数字经济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

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并促使劳动力市场不断向以数字技能

为代表的新技术职业领域拓展。2023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前

沿:平台与高质量充分就业》报告显示,2030年数字经济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4.49亿。数字

技能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备技能,数字素养也成为数字化社会公民生存的基本

能力。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遠景目标

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与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而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部印发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也指出,要“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普及提升全民数

字素养”。学生数字素养是全民数字素养普及的基础,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将对未来技术技能

人才供给产生深远的影响,培育学生的数字素养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选择。

以服务社会产业发展为核心职能的高职院校,肩负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重任。学生

数字素养的培育不仅需要具备跨界性、整体性、衔接性和长程性的特征,还需要融入数字化思

维的主体性、协同性、创造性和构想性等特性[1]。这要求高职院校从开放、系统、协同和动

态的视角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进行全面审视,发现并突破现实中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有效路径更好地满足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时代需求。本文在约拉

姆·阿尔卡莱(Eshet-Alkalais)和范拉尔(VanLaar)等人提出的数字素养概念基础上,以数

字经济时代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时代需求为出发点,分析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

困境,进而明确其实现路径,以期对切实增强高职教育的数字经济适应性和推进高职学生数字

素养培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2]。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时代需求

数字素养是数字化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中使用数字技术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数字素养要求高职学生既要具备使用数字资源工具的能力,又要能够实施进入数字社会学习系

统或实践系统的数字应用行为,同时具备数字身份的认知和情感技能[3]。数字经济对高职学

生数字素养的技术能力、实践能力、意识能力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进一步要求高职院校从

技术、认知和社会文化的融合视角重新审视适应时代需求的学生数字素养需求框架,建立起数

字素养构成要素到教育目标体系的映射,为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综合数字素养提供指向。

(一)数字技术技能需求

随着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工具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各行各业将数

字技术纳入运营的步伐加大。华星光电在高度数字化的生产线上,导入了国内面板业缺陷判别

的首例人工智能项目——ADC项目(AutoDefectClassification,自动缺陷分类),在质检流程

的图片检测环节缩减了50%的人力。这一发展趋势对学生熟练掌握数字收集、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