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牙周病的检查_55347.ppt

发布:2017-10-30约7.93千字共9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牙周病学 第六章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 一 口腔卫生状况   检查菌斑,软垢,牙石,色渍等沉积状况,有无食物嵌塞及口臭.  ⒈ 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  直接观察法:目测加探察,主要记录龈缘附近菌斑的厚度及量.   牙菌斑染色法:使用菌斑染色剂. ⒉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 包括软垢指数(DI)和牙石指数(CI) ⒊ V-M牙石评估法 二 牙龈状况 (一)牙龈炎症状况  通过与正常牙龈在色泽,形态,质地上的区别比较及有无探诊后出血来判断牙龈的炎症.  ⒈ 牙龈指数(GI)   按牙龈病变的程度分为4级.  ⒉ 龈沟出血指数(SBI)   出血指数按0-5级划分. ⒊ 探诊出血(BOP)  探诊后有无出血,记为BOP阳性或阴性 (二)牙龈缘的位置   牙龈缘的位置受生理和病理改变的影响 (三)牙龈色泽的改变 (四)牙龈的剥脱性病损   三 牙周探诊   牙周探诊是牙周病特别是牙周炎的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和附着丧失,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  ⒈ 牙周袋测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支点 力量 位置角度 探测顺序 ⒉ 计算附着丧失程度的方法  ⒊ 牙周探诊的其他内容   探诊后是否出血,龈下牙石的量及分布,根分叉是否受累,检查龈缘的位置. 四 牙的松动度  Ⅰ度松动:松动超过生理动度,松动幅度在1mm以内,或有颊(唇)舌向松动.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1~2mm间,或有颊(唇)舌和近远中向均松动.  Ⅲ度松动:松动幅度2 mm以上,或有颊       (唇)舌,近远中和垂直方向均松动. 第三节 牙合与咬和功能的检查 一 牙合的检查  ⒈ 正中牙合 即牙尖交错牙合(ICO)  ⒉ 检查磨耗程度是否均匀.  ⒊ 检查有无牙松动或移位,牙缺失或牙倾斜. 二 颌位的检查 三 早接触的检查   检查咬合有无异常时,首先检查有无早   接触及早接触的位置. 四 牙合干扰的检查 五 牙合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六 牙合创伤的临床指证   临床上有牙合创伤的牙大多出现松动. 七 食物嵌塞的检查   在咀嚼食物过程中,由于咬合压力使食物碎块或纤维嵌入相临两牙的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   运用牙线检查法. 第四节 X线片检查 常用X线片以水平投照的根尖片为主. 一 正常牙组织的X线像    二 牙周炎时的X线像  ⒈X线片上牙槽骨吸收的类型    三 牙槽骨吸收的分类   Ⅰ度:牙槽骨吸收在牙根的颈1/3内   Ⅱ度: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但在根长2/3以内.   Ⅲ度:牙槽骨吸收占根长2/3以上. 第五节 牙周病历的特点及要求 一 要求病历书写正规扼要,内容准确,项目齐全,书写清楚,不得随意涂改. 二 病历书写的内容   ⒈ 病史内容 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⒉ 检查内容    1)牙周组织:病历书写的主要检查内容   2)口腔粘膜   3)牙及其周围组织:有无龋齿,牙髓及根尖周炎.   4)颞颌关节:有无不适或弹响.       5)其他检查   第六节 牙周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一 微生物学检查   ⒈ 培养技术   ⒉ 涂片检查法 疾 病 的 分 类 方 法 1.按病理学分:炎症、退行性变、创伤、 增生等。 2.按病因分:细菌感染性、功能性、 药物性、特发性等 3.按临床表现分:急性、慢性、快速 进展性;单纯性、复合性、复杂性;局 限性、广泛性等。 Gottlieb(1928) 炎症性:不洁性脓漏,由口腔不卫生 变性或萎缩:弥漫性牙槽萎缩,由全 身或代谢所致 牙周脓漏 Orban(1949) 炎症状态 牙龈炎:急性或慢性;局部原因或全身等 牙周炎:单纯性(由牙龈炎发展来) 复杂性(由牙周变性而来) 变态状态 牙龈变性:全身原因 牙周变性:主要为全身原因 萎缩状态 牙周萎缩 牙周创伤 原发性 继发性 牙龈增生 感染 内分泌失调 药物性 特发性 Page和 Schroeder(1982) 青春前期牙周炎:局限性;广泛性 青少年牙周炎:局限性;广泛性 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成人牙周炎 世界临床牙周病学专题讨论会 (1989) I 成人牙周病 II 早发性牙周炎 青春前期牙周炎 青少年牙周炎 快速进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