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ppt

发布:2019-01-31约2.4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三、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 ? 四个区域 特征 优先开发区域 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突出,应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重点开发区域 有一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应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限制开发区域 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 禁止开发区域 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无忧PPT整理发布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5.03.24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会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基本内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原始文明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国策的提出 “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庄子 ——“天人合一”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国策的提出: 十五大: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六大: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 十八大:“五位一体”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 思想理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本质特征:“五位一体” —— 实现生态导向的现代化 经济——要求各种经济行为都把生态效益纳入。 政治—— 强调要将生态观纳入党和政府的执政观。 文化——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 社会——要求全社会树立适度消费、节约资源的生活理念, 形成健康、文明、科学、节俭的生活方式。 国策方针: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途径方法: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根本目的: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问题 的凸显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客观形势: 1、资源约束趋紧: 能源供应约束: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 消费国和生产国,能源对外 依存度越来越大。 水资源约束: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 联合国列出的13个严 重贫水国家之一。 土地资源约束: 我国可利用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3, 人均占有土地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 矿产消耗规模巨大 2014年,我国消费石油高达5.08亿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10和美国的1/2,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我国铁矿石消耗量占世界的1/2。 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钾盐等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均超过了50%。2014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 耕地逼近红线: 我国耕地面积已从1995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现在的18.2亿亩,人均耕地更是只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2、环境污染严重: 水 资 源 污 染 严 重 大气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SO2和CO2排放国。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城市灰霾天数占到全年总天数的30%-50%。 约1/3城市人口暴露在超标的空气环境中 钟南山院士预测,在30年后,呼吸系统疾病将成为中国人的巨大负担。包括慢阻肺、肺癌、哮喘这三种。 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雾由水汽组成,霾则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而形成,一般呈灰色或黄色,是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地污染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专家认为,中国耕地总面积的70%已受到污染。 华南部分城市约有1/2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 生态系统退化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制约 1、经济损失巨大。 ①2004年(10.1%):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 ②2008年(9.6%) :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