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
摘要:处理器存储器控制领域,测控、计算机通信各类仪器仪表
传统的数字电子时钟采用了较多的分立元器件,不仅占用了很大的空间而且利用率也比很低,随着系统设计复杂度的不断提高,用传统时钟系统设计方法很难满足设计需求。利用单片机设计的电子时钟可以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电子时钟;;秒表
一.背景:
1.1数字电子钟的背景: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是数字钟,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时钟设计分析
2.1总体设计构思
针对要实现的功能,采用SST89E58RDA单片机进行设计,SST89E58RDA 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器件采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 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SST89E58RDA既能够直接烧写程序也能与与keil连接进行在线实时连调,这是其他同款的单片机无法做到的,这样既减少了程序修改一次烧写一次的麻烦,节约了时间效率较高,也大大延长的单片机的使用寿命,做到了经济合理又能实现预期的功能。
在程序方面,采用分块设计的方法,这样既减小了编程难度、使程序易于理解,又能便于添加各项功能。程序可分为按键扫描程序、闹钟的声音程序显示程序程序模块
2.2.1存储空间:
单片机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形式,即哈佛(Harvard)结构,另一种是采用通用计算机广泛使用的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即普林斯顿(Princeton)结构。
(1)逻辑上,程序存储256B,它们被分为两部分:高128字节和低128字节。低128字节的内部数据存储器是真正的RAM区,可以被用来写入或读出数据。这一部分存储容量不是很大,但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进一步被分为3部分,如图所示:
图2.4 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字节
在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字节中,地址从00H~1FH的最低32个字节组成4组工作寄存器,每组有8个工作寄存器(R0,R1,R2……R7)
内部数据存储器的高128字节被称为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特殊功能寄存器被用作CPU和在片外围器件之间的接口,CPU通过向相应的特殊功能存储器写入数据实现控制对应的在片外围器件的工作,从相应的特殊功能存储器读出数据实现读取对应的在片外围器件的工作结果。
2)片外数据存储空间可以被映射为数据存储器、扩展的输入/输出接口、模拟/数字转换器和数字/模拟转换器等。这些外围器件统一编址,所有外围器件的地址都占用数据存储空间的地址资源,因此CPU与片外外围器件进行数据交换时可以使用与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相同的指令。CPU通过向相应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地址单元写入数据实现控制对应的片外外围器件的工作,从相应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地址单元读出数据实现读取对应的片外外围器件的工作结果。
2.2.2数码管:
数码管是一种把多个LED显示段集成在一起的显示设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共阳型,一种是共阴型。共阳型就是把多个LED显示段的阳极接在一起,又称为公共端。共阴型就是把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