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初三化学——第二单元[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指出下图制氧气实验装置的错误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操作流程和要点。 实验前准备: 加热要点: (1)首先检查气密性。 手握试管—有气泡,放手—导管形成水柱。 (2)按需装入试剂,试管口放棉花。 防止KMnO4受热剧烈跳动,进入导管。 (3)来回移动、均匀受热;外焰对药品加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爆裂。 产生连续、均匀气泡时,才收集。 防止温度突降,水倒流导致试管爆裂。 (4)用向上排气法(密度大)、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 收集方法: (5)先撤导管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 实验后处理: * * 一、空气的组成: 课题1 空气 1、法国拉瓦锡设计实验进行了分析。 模拟实验:实验2—1 ▲仪器、用品:集气瓶、燃烧匙、烧杯(双孔塞、导管、止水夹、酒精灯、火柴)。 ▲药品:红磷(思考:为何不用碳呢?)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浓厚白烟;水进入集气瓶,约占1/5体积。 ▲分析:红磷燃烧耗尽瓶内氧气,产生五氧化二磷(P2O5)固体;降压导致水压入瓶内。 ▲操作要点:红磷要过量,保证耗尽氧气;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2、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杂质。 3、混合物和纯净物: ▲若把红磷换成碳,燃烧产生的是CO2气体,难致气压下降。 (1)判断依据—是否只有一种物质,能否用化学符号表示。 (2)例子:混合物—空气、海水、矿石(自然界物质)、溶液等。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氧 B、干冰(固态CO2) C、水银 D、天然气 D 2、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醋精 C、酱油 D、豆浆 A 二、空气是宝贵资源: 3、稀有气体:不活泼,作保护气;通电显特殊的光,作霓虹灯等。 1、氧气:呼吸、支持燃烧。 2、氮气:不活泼,作保护气。 三、保护空气: 空气污染指数——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O3)。 练1、(09烟台)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2、(09宿迁)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金属钨熔点高,所以可用来制灯泡中的灯丝 C、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B D ——— —— ——— ——— ——— 课题2 氧气 一、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向上排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二、化学性质:活泼、支持燃烧。 1、带火星的木条: 重燃。 碳(C) + 氧气(O2) ? 二氧化碳(CO2) 2、硫粉: 纯氧?蓝紫色火焰 空气?浅蓝色火焰 硫(S) + 氧气(O2) ? 二氧化硫(SO2) 浓度不同现象不同 点燃 点燃 3、(09兰州)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 —— D 3、铁丝: 注意:集气瓶一定要盛少量水,避免产物(温度高)炸裂瓶底。 三、化合反应: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色产物。 铁(Fe) + 氧气(O2) ? 四氧化三铁(Fe3O4) 点燃 多变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产物。 硫燃烧时集气瓶也要盛少量水,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四、氧化反应: 1、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2、氧气——氧化剂——供氧。 3、燃烧、爆炸——剧烈氧化;呼吸、食物变质、树叶腐烂——缓慢氧化。 例如:A、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B、铁+氧气→四氧化铁 C、镁+氧气→氧化镁 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只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BC 三、氧化反应: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氧气做氧化剂、显氧化性。 二、分解反应: 一变多——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 练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B、蜡烛在氧气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