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2024学年甘南市重点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3约1.05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2024学年甘南市重点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亲子鉴定具有极高的准确率,下列不能作为该项技术的科学依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不同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核DNA是相同的

D.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B.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了明显差异且两者间已经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该事例说明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有:地理隔离、变异、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3.某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等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毒的选择性识别作用与其细胞膜上含有的糖蛋白有关

B.病毒引起的肿瘤细胞的凋亡受肿瘤细胞中基因的控制

C.肝癌细胞的甲胎蛋白含量会高于正常细胞的甲胎蛋白含量

D.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癌变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4.洋葱根尖分生区某个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甲、乙、丙不同阶段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核糖体增生

B.甲→乙→丙过程代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乙阶段有些细胞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

D.丙阶段细胞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

5.下列有关细胞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效应T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由46条变为92条

B.由于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和细胞壁,所以不能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

C.细胞中包括蛋白质、核酸在内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6.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或选用人口腔上皮细胞

B.在用淀粉酶、淀粉为原料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

C.用微电流计测量膜电位时,要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膜外或膜内

D.在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的实验中,不可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其DNA和蛋白质外壳

7.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沃森与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搭建6个碱基对的DNA结构模型,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物24个

C.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A和T通过氢键连接

D.双链DNA分子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和C共占1/2,则DNA分子中A占1/4

8.(10分)某二倍体植物出现1株三体,基因型为AaBbb,某次细胞分裂部分图像如下,假设该三体形成的配子可育性相同。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图中细胞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该三体能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

D.若该三体自交,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是1/144

二、非选择题

9.(10分)某植株为XY型性别决定植物,高茎与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与不抗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一对高茎抗病雌雄株亲本相互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植株

高茎抗病

高茎不抗病

矮茎抗病

矮茎不抗病

雌性(株)

122

20

44

39

雄性(株)

243

82

(1)控制抗病与不抗病性状基因的遗传与性别_______(有或无)关系,该对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亲本雄株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个A基因。亲本雌株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若让F1中高茎雌雄株随机交配,后代雌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选择F1中的植株,设计杂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