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铜陵市重点名校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2025届安徽省铜陵市重点名校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华清宫①
林宽②
殿角钟残立宿鸦,朝元归驾望无涯。
香泉空浸宫前草,未到春时争发花。
华清宫
罗隐③
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④时节好笙歌。
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
注释:①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内有温泉。②林宽,中晚唐诗人。③罗隐,唐末五代诗人。④开元,盛唐时唐明皇李隆基年号。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诗第一句中的“残”字,表示檐角的钟已经残毁,宫殿业已荒圮。
B.林诗第三句中的“空”字与“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用法相同。
C.罗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宫殿层层叠叠,从一开始就听到美妙的笙歌。
D.罗诗第四句中的“争”字与“未到春时争发花”的“争”意义相同。
2.“殿角钟残立宿鸦”中借“鸦”表明凄凉萧索之感。下列诗句中的“鸦”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A.惆怅至日暮,寒鸦啼树林。(护国《怆故人旧居》)
B.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白居易《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
C.乱鸦归未已,残日半前轩。(于武陵《洛中晴望》)
D.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无名氏《西洲曲》)
3.上面两首诗都由华清宫引发出对唐明皇、杨贵妃旧事的感慨,但各有所侧重。请分别写出其侧重点。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
范成大①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想见篱东春涨动②,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B.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
C.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D.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
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联的妙处。
3、按要求选择。
主持人:您是一位诗人,一位有经验的编辑人,十年以来,有无数稿件从您手上经过,请问以您的创作经验和编辑经验,您认为灵感是可以培养的吗?
高信疆:灵感不是天生的,不是神授的,它是对人生深度的投入、长期的观察以及广阔的接纳。灵感给人一种重新观看字宙人生的角度,有奇趣、隽永有味。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等待,要在不断的工作中忍耐,在持续的挑战中坚持,不强调偶然。一个作家,他平时观察、蓄积的东西,当时未必有用,甚至三年、五年也派不上用处。总有一天,他蓄存的材料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使他豁然开朗,成为他创作的源头活水。在这一点上,古人有着深切的感受,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许多年轻朋友,人生经验很少,文学训练也并不充分,但他们也常常能够写出很好的作品来,是不是?
高信疆:是的,他们也常常有很好的灵感。灵感是新鲜的,是反约定成俗的,是不肯人云亦云的。_______________。文学的天分也只有透过这些才能磨练成器,才能激发出火花。
1.根据文意,填入第一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来之不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想起。
B.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C.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第二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我承认人的智慧有差异,但强调天分往往足以对有意创作的人产生吓阻的力量。
②因此,他们的作品里面往往表现出元气淋漓的原创力。
③我强调准备、努力与沉思,对生命多面开展的触觉,对人生缜密的观察和了解。
④年轻朋友受别人作品的影响比较少,文学上已形成的种种束缚限制他的机会比较少。
A.④①③②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看见了瀑布,越近就越壮观。__________此刻所有的声响消失,我回到平静之中,心因干净而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