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发展变化文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冷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发展变化”开题报告
选题意义
1.1问题的提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这个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狠角色也曾遇到过强劲的对手—华沙条约国组织(简称华约),冷战期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抗就反映在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参加的北约联盟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同盟的对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东欧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易手,苏联解体,导致北约产生的核心因素消失了。然而,北约并没有像华约一样寿终正寝。相反,它还活跃于历史舞台,而且仍然扮演着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冷战结束后,北约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北约举行了8次首脑峰会,期间成员国外长、国防部长会议不断;名目繁多的各种改革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改革使北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北约未来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1.2研究的目的
此研究是让人们重新认识北约。因为现在的北约不再是美苏用来争霸的工具,北约通过适度性调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9·11”事件后,为了应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北约更是加快了战略调整的步伐。北约也在转变其职能来适应当今的世界发展趋势。
1.3研究的意义
第一,理论上,冷战后北约存在的原因和它未来的发展前景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国际关系各个学派也以北约为案例进行研究,以证明自己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都从本学派的观点加以解释、检验和证实。但是,由于每种理论又有自身的局限性,都没有对北约转型给予过多的关注。
本文认为,北约作为一个国际机制的集合体,自从冷战之后,其规范职能原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面临的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且欧洲变得更加相互依赖,特别是9.11以来,欧洲稳定的安全形势和面临的反恐新任务,要求北约进行机制改革和政治军事改革,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新形势。1999年的北约战略新概念和2004年的布拉格峰会确立了北约战略转型方向和改革步骤。
第二,实践上,冷战结束后,北约一直试图转变角色,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适度性调整。这种变化使北约的军事色彩有所减少,政治色彩有所增加。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北约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形成了反恐为中心的战略转型,北约的发展对国际安全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欧洲进行了东扩,积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确立了战略主导地位。美国企图将北约全球化,变成自己域外进行打击的工具箱,将北约由军事防御性组织变为了政治安全性组织,同时,北约积极的调整战略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先后进行了科索沃战争和参与了阿富汗维和。北约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所占得重量很重要,尤其是对整个欧洲的安全格局和反恐任务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后冷战时期北约的性质、任务、目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9·11”事件到底对北约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2.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北约面临的安全威胁突然消失,北约有没有理由继续存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北约的扩大和转型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现在让我们关注一下不同的学者的不同研究成果。
2.1关于不同流派对北约的理论研究
刘军的《从现实主义到建构主义——安全观的演变与冷战后北约生存的合理性》文章,认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不同流派的学者都试图论证冷战后的北约仍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北约自身在内部的调整与改革以及外部的扩大,将使北约由一个军事政治组织演变为一个政治军事组织,由一个集体防御组织走向集体安全组织。北约的地位与作用将不断处于一个被边缘化的过程,其生存的合理性问题不仅不能得以解决,反而会不断走向其历史的终结。具体讲,作者在叙述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安全观的不同看法后认为在北约冷战后的生存问题上有着近乎大体相同的见解,那就是为北约在冷战后的继续生存提供理论支持。在现实主义者看来,这是因为大国实力的推动:在自由制度主义者看来,这是由于北约形成了新的制度,是制度的延续性的表现:而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北约代表着一种安全文化,有着特定的规范与认同,这是北约之所以能在冷战后继续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但是,作者最后总结说,北约最终会走向历史的终结。
2.2关于对北约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方面理论研究
朱立群的《北约的变化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来,北约性质、职能和目标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如何认识变化中的北约,给北约准确定位,是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文章从美国全球战略、北约适应性改造以及美欧俄的关系互动等不同角度,对冷战后北约的演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文章认为:北约正在演变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与欧洲统一稳定的一个工具:北约在不断调整军事战略的同时,其政治功能空前加强,正在演变成为一个成员众多、没有固定敌人的合作安全体系:北约内部的凝聚力将逐渐趋于松散,无论美国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