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doc

发布:2017-04-21约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赤壁学校 物理备课组 一、学生基本情况 人数及格人及格率优秀人优秀率高分人高分率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1184639%2319.5%97.6%100 045.9二、试题评析 本次考试考查第十一章到第十五章的知识。试卷主要特点是第一,题型稳定,试卷中,题型包括填空、选择、作图、实验、计算题,共26小题,题量比以往考试少,题目赋分加大。第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第三,重点突出,重视双基。第十题的四个选项的单位不应是压强单位,应是力的单位。 从总体看,本次考试的试题与初中物理教学相适应,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和改革,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试题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1、试卷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考查了的本阶段所学物理知识,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指向性准确,学生不易产生歧意。 2、重视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在具体情景中,灵活多变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本次考试的一大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本次考试试题很多小题来源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时刻都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本次试题的又一大特点。 4、观察与实验能力的考查。物理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与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探究精神,体验过程与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是新课程的理念。 三、主要得分及失分情况 1、选择题。失分较多的是第1、7、8。第1题中较多的学生选的是密度,没有考虑到餐具会热胀冷缩;第7、题,学生对二力平衡、机械效率的知识了解不够透彻。 2、填空题。失分较多的是第15、18题。第15题中,由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对重力的方向判断被干扰了;第18题,学生对浮力方面的知识感到较困难。 3、实验,探究题学生得分率低.如第23、24题,第23题中学生对蜡块体积的测量过程不熟悉;学生没有理解探究内容的内涵导致错误。 4、综合应用题,失分较多的是第25、26题的第(3)问,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较缺乏。 四、改进措施 1、以教材为依据,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要扎实。概念的意义、运用要清晰,教学举例要典型性、示范性。实验教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想象,思考实验设计的个环节意义,解决实验中一些技术问题。实验后,再进行有关的实验题讨论,巩固所得知识经验,提高实验能力 2、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物理,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教学中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注重过程性分析与表达描述,强调物理现象的准确分析理解,在指导学生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运用,学会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5、强化知识能力的训练,学习,让学生多接触这??题型,及时反馈,来达到理解应用的目的。 北海市银海区赤壁学校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2011年1月23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