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三汽车配件订货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检视法 (1)表面硬度是否达标。零配件的表面硬度都有规定,在征得厂家同意后,可用钢锯条的断茬试划配件表面,但不能划伤工作面。划时打滑且无划痕的,说明硬度高;划后稍有浅痕的,说明硬度较高;划后有明显划痕的,说明硬度低。 (2)结合部位是否平整。零配件在搬运、存放过程中,由于振动、磕碰,常会在结合部位产生毛刺、压痕、破损,影响零件使用,选购和检验时要特别注意。 (3)几何尺寸有无变形。有些零件因制造、运输、存放不当,易产生变形。检查轴类零件时,可将其沿玻璃板滚动一周,看零件与玻璃板贴合处有无漏光,有漏光则说明零件弯曲,无漏光则说明零件无变形。选购离合器从动盘钢片或摩擦片时,可将钢片、摩擦片举起,观察其是否翘曲。选购油封时,带骨架的油封端面应是正圆形,能与平板玻璃贴合无翘曲;无骨架油封外缘应端正,用手握使其变形,松手后应能恢复原状。选购各类衬垫时,也应注意检查其几何尺寸及形状。 (4)总成部件有无缺件。正规的总成部件必须齐全完好,才能保证顺利装配和正常运行。一些总成件上的个别小零件若漏装,将使总成部件无法工作,甚至报废。 (5)转动部件是否灵活。在检验机油泵等转动部件时,用手转动泵轴,应感到灵活无卡滞。检验滚动轴承时,一手支撑轴承内环,另一手打转外环,外环应能快速自如转动,然后逐渐停转,如图3-15所示。若转动零件发卡、转动不灵,说明内部锈蚀或产生变形。 (6)装配记号是否清晰。为保证配合件的装配关系符合技术要求,有一些零件,如正时齿轮表面均刻有装配记号。若无记号或记号模糊无法辨认,将给装配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装错。 (7)接合零件有无松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成的配件,零件之间是通过压装、胶接或焊接的,它们之间不允许有松动现象。例如:油泵柱塞与调节管是通过压装组合的,离合器从动毂与钢片是铆接结合的,摩擦片与钢片是铆接或胶接的,纸质滤清器的滤芯骨架与滤纸是胶接而成的。电气设备多是焊接的,检验时,若发现松动应予以调换。 (8)配合表面有无磨损。若配合零件表面有磨损痕迹,或拨开涂漆配件表面油漆后发现旧漆,则多为旧件翻新。当表面磨损、烧蚀,橡胶材料变质,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可借助放大镜观察。 3)敲击法 判定部分壳体和盘形零件是否有裂纹、用铆钉连接的零件有无松动以及轴承合金与钢片的接合是否良好时,可用小锤轻轻敲击并听其声音。如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音,说明零件状况良好;如果发出的声音沙哑,可以判定零件有裂纹、松动或接合不良。 浸油敲击是探测零件隐蔽裂纹最简便的方法。检查时,先将零件浸入煤油或柴油中片刻,取出后将表面擦干,撤上一层白粉(滑石粉或石灰),然后用小锤轻轻敲击零件的非工作面,如果零件有裂纹,振动会使浸入裂纹的油渍渗出,则裂纹处的白粉呈现黄色油迹。 4)比较法 比较法指用标准零件与被检零件做比较,从中鉴别被检零件的技术状况。例如,气门弹簧、离合器弹簧、制动主缸弹簧和轮缸弹簧等,可以用被检弹簧与同型号的标准弹簧(最好用纯正部品,即正厂件)比较长短,即可判断被检弹簧是否符合要求。 5)测量法 (1)检查结合平面的翘曲。以平板或钢直尺作为基准,将其放置在工作面上,然后用塞尺测量被测件与基准面之间的间隙。检查时应分别对纵向、横向、斜向等各方向测量,以确定变形量,如图3-16所示。 原图7-5 图3-16 检查平面翘曲 (2)检查轴类零件 ①检查弯曲。将轴两端用V形架水平支撑,用百分表触针抵在轴类零件中间,转动轴一周,表针摆差的最大值反映了轴弯曲程度(摆差的1/2即为实际弯曲度),如图3-17所示。 原图7-6 图3-17 测量轴类零件的弯曲度 ②测量曲轴轴颈尺寸的误差。如图3-18所示,一般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曲轴轴颈尺寸,除测量外径,还需测量其圆度和圆柱度。测量时,先在轴颈油孔两侧测量,然后转90。再测量。轴颈同一横断面上差数最大值的1/2为圆度误差。轴颈不同纵断面上差数最大值的1/2为圆柱度误差。 原图7-7 图3-18 测量曲轴轴颈尺寸 (3)检验滚动轴承 ①检验轴向间隙。如图3-19所示,将轴承外座圈放置在两垫块上,并使内座圈悬空,再在内座圈上放一块小平板,将百分表触针抵在平板的中央,然后上下推动内座圈,百分表指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是轴承的轴向间隙。轴向间隙的最大允许值为0.20~0.25 mm。 原图7-8 图3-19 测量轴承轴向间隙 ②检验径向间隙。如图3-20所示,将轴承放在一个平面上,使百分表的触针抵住轴承外座圈,然后一手压紧轴承内圈,另一手往复推动轴承外圈,表针终点所指摆动的数字即为轴承径向间隙。径向间隙的最大允许值为0.10~0.15 mm。 原图7-9 图3-20 测量轴承径向间隙 (4)检验螺旋弹簧。汽车上应用的有压缩弹簧(如气门弹簧、离合器弹簧、制动主缸弹簧和轮缸弹簧)和拉伸弹簧(如制动蹄片回位弹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