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伴性遗传 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1).pptx
第3节伴性遗传;问题探讨;一、伴性遗传与性别决定的方式;①XY型;一位老人嫌弃儿媳妇生了一个孙女,而怪儿媳妇没用,让儿媳妇下一胎一定要给她生个孙子。请问,孩子的性别是由父母哪一方决定的呢?为什么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始终接近1:1?
;②ZW型;♀(雌性):性染色体组成是XX。
♂(雄性):性染色体组成是X(即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没有Y染色体)
如蝗虫、蟑螂等性别决定属于XO型;④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⑥年龄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二、伴X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分析人类红绿色盲;若“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假说成立的话,请你运用演绎推理预测群体调查的结果应该会呈现什么特点?;若“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假说成立的话,请你运用演绎推理预测群体调查的结果应该会呈现什么特点?;真实调查1;;1.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2.人类红绿色盲相关的基因型和表型:;二、伴X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②XBXB×XbY;XbY;④XBXb×XbY;二、伴X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二、伴X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道尔顿家族的遗传图解,并计算他的外孙、外孙女和孙子、孙女的发病率分别是多少?;3.如图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的
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
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
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
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2.右图是人类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b表示,图中阴影表示患者),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三、伴X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特点:①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
②世代连续遗传;
③男病,母、女病。;以下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家系图,已知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请据图判断(P40);四、伴Y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限雄遗传);□;;5.下列关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群中,男性患者的数量少于女性患者的数量
B.不同的女性患者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C.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其母亲
D.正常女???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2;2.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Ⅱ-3为血友病患者,Ⅱ-4与Ⅱ-5为异卵双胞胎。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1不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B.Ⅰ-2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C.Ⅱ-4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Ⅱ-5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2.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Ⅲ9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6,其中Ⅲ7和Ⅲ8是双胞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五、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如果你是医生,请给他们一些建议:;五、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探究活动五、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有的会出现性反转,如“牝鸡司晨”现象是性反转的典型例子,一只母鸡原本能产蛋,后来突然停止产蛋出现打鸣、羽毛艳丽等雄性鸡的表征,研究表明鸡的性染色体没有改变,只是性器官发生了改变。
已知芦花鸡(B)对非芦花鸡(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ww基因型的胚胎致死。现有一只非芦花雄鸡和正常雌鸡中有芦花鸡和非芦花鸡多只,请设计实验证明这只雄鸡是否为性反转雄鸡,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8.结合表格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拓展1:遗传类型判断与分析;3.遗传类型判断与分析;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1;;总结;9.人类性染色体X、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右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面的遗传系谱图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Ⅱ-1片段的是;1.有关图示4个家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图所示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道3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致病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6号和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孩的概率为1/8
C.如果6号和7号的第一个小孩患该遗传病,那么第二个小孩还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1/4
D.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是正常的概率为1/4;▌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8和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Ⅲ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由Ⅰ1传来的
D.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二、拓展应用
1.人的白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