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中亚消酸盐的检验实验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检验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实验组员:
实验日期:
实验原理
1.腌制食品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由于亚硝酸盐有害健康,故国家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严格规定。
腌菜中亚硝酸盐的来源。
蔬菜在腌制和贮藏初期,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但由于发酵初期杂菌(肠杆菌科细菌和真菌等)的硝酸盐还原酶作用,蔬菜中大量硝酸盐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含量急剧增加。随着发酵体系中氧气的减少,乳酸菌的生长导致pH值降低,杂菌的繁殖受限甚至死亡,乳酸菌逐渐演变为优势菌群。由于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及乳酸菌自身的酶系统,使相当一部分亚硝酸盐被降解,也削弱了还原硝酸盐的能力。至发酵结束时,亚硝酸盐含量降至最低点,甚至消失。
亚硝酸盐的显色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产生的颜色深浅与亚硝酸根含量成正比,测定样品的吸光值,可大致估算出待检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补充标准曲线的制作和使用原理。
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溶液 ,利用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该溶液的吸光值 。测定出亚硝酸盐标准液的吸光值后 ,结合Excel软件可以拟合出亚硝酸盐标准曲线,得到吸光值对应亚硝酸钠浓度的函数关系。根据样品显色液的吸光值 ,比对函数,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
步骤:
1)用分别取0、0.5ml、1 ml、3 ml、5 ml标准样液,分别加入4.5ml氯化铵、2.5ml60%乙酸、5ml显色液,25ml容量瓶定容到25ml。
2)然后在黑暗中静置25分钟,
3)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其在550nm的光照射下的吸光度,以亚硝酸盐的浓度为横轴,吸光度为纵轴,借助excel绘制标准曲线。
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吸光度定量测量物质含量
学习标准曲线的制作和使用
直观体验食品检测的流程
实验材料和药品
泡菜汁、蒸馏水、抽滤装置、分光光度计、氢氧化钠、硫酸锌、亚硝酸钠、氯化铵、乙酸、显色液
实验步骤
制作标准曲线
分别取0、0.5ml、1 ml、3 ml、5 ml标准样液,分别加入4.5ml氯化铵、2.5ml60%乙酸、5ml显色液,25ml容量瓶定容到25ml。
浓度为0的溶液的作用
eq \o\ac(○,1)浓度为0的溶液作为实验中可的空白对照组。
eq \o\ac(○,2)用于对分光光度计进行调零(由于溶液本身也有一定的颜色,致使其吸光值达不到绝对的0,所以要进行调零以减小误差)。
黑暗中静置25min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值,并用EXCEL(或类似软件)绘制标准曲线。
处理泡菜样品,并测量亚硝酸盐含量
取5ml泡菜汁,抽滤取清液,并以少量蒸馏水洗2-3次
用0.1mol/l 氢氧化钠调节pH=8,加入硫酸锌2.5ml,60℃水浴10min。
该环节的目的
为生成沉淀剂Zn(OH)2,用于除去滤液中的杂质,使其变的无色透明。NaOH可以中和过多的酸,调节溶液至弱碱性环境,其中ZnSO4与NaOH反应形成Zn(OH)2,Zn(OH)2与溶液中的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沉淀,在下一步操作中过滤,避免蛋白质影响测量的溶液吸光值。
抽滤取清液,以少量蒸馏水洗2-3次,定容至25ml。
取定容后的样品5ml,加入4.5ml氯化铵、2.5ml60%乙酸、5ml显色液到25ml容量瓶中再次定容
标准样液体积/ml
0
0.5
1.0
3.0
5.0
亚硝酸钠含量/μg
0
2.5
5.0
15
25
吸光值数据1
0
0.024
0.046
0.130
0.200
吸光值数据2
0
0.023
0.046
0.134
0.200
吸光值数据3
0
0.023
0.046
0.133
0.204
平均吸光值
0
0.023
0.046
0.132
0.201
黑暗中静置20min
制作空白对照,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
记录实验数据,对照标准曲线计算对应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记录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吸光值数据
亚硝酸钠溶液吸光值标准曲线
2.表格记录不同时间取样,样品的吸光值:
发酵过程中泡菜样品处理液的pH与吸光值
实验日期
3月10日
3月12日
3月14日
3月16日
测得ph值
6.14
3.96
3.98
3.71
测定吸光值1
0.015
0.128
0.019
0.001
测定吸光值2
0.017
0.124
0.026
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