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都青白江台湾生科技农业项目.doc

发布:2017-03-03约2.32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台湾生态科技农业产业园区思路 项目现状 项目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福洪乡,地处龙泉山脉及成都市正在快速发展的第二绕城带状区域,与成南高速、成德南高速、成都二绕高速相连,距成都市区18公里,位处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 项目总面积约27000亩,其中属于清泉镇范围的20000亩(清泉镇片区), 其中2000亩可作配套建设和农产品销售用地;福洪乡 6000余亩(福洪乡片区),其中2000亩可作配套建设、科研、农业技能培训,农产品加工用地。 (1)清泉镇的花园沟距成都市区24公里,距成南高速公路清泉出口约2公里,景区三面环山,面积约10平方公里,现有3000多亩桃树、梨树、李树、枇杷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桃花诗会”在此举办已举办20多年,在周边地区颇有影响。同时,花园沟已探明有温泉地质点,极具开发价值。 1985年,青白江区首届“桃花诗会”在花园沟创办;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农民开始大面积栽植优质水果;1999年,花园沟开办了第一家农家乐,当年接待游客1万人次;2004年,旅游接待点增加到13家,旅游接待量首次突破10万人次,旅游收入首次超过50万元;2006-2009年,花园沟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年收入均超过100万元,以农家乐为基础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初具规模。 2006年8月四川恒溢石油岩心技术公司对清泉镇热矿水资源进行了勘查和可行性论证,经调查分析,发现龙泉山构造带存在地热资源,有多处温泉异常点。经探测,该公司提供了两处勘探井位供选择,其中清泉镇温泉2井钻取地下热矿水的成功率较高,设计井深750米,预计抽水量大于200立方米/天,水温在26摄氏度以上,可以将热矿水引入花园沟或附近开发利用。目前,正在强力推进都市温泉度假区项目。 区域情况 (一)青白江区情况 成都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城区东北部,区人民政府驻大弯街道,距成都市中心25千米,是成都市主要的工业区,其东邻金堂县,西界新都区,南连龙泉驿区,北与广汉市接壤。全区地形呈东南至西北走向,东南部处在龙泉山脉,中部为浅丘,西北部为平坝,海拔高度为451-916米。东西长31.6公里,南北宽28.4公里。青白江幅员面积378.08平方米公里,辖两个街道办,九个乡镇:大弯街道办、红阳街道办、弥牟镇、大同镇 、祥福镇 、城厢镇 、清泉镇 、姚渡镇 、福洪乡、龙王镇 和人和乡。 青白江区区位优势明显,战略位置重要,自古都是成都北边的重要门户青白江区的交通、能源、邮电、通讯、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城市设施功能配套完善,并日臻发达。青白江区内汇集了化工、冶金、机械、化纤、建材、服装、食品、电力、金属制品各类型工业企业2200余家,主要有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公司、成都宝洁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区内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等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规模效益初步显现,已成为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化工、冶金、建材基地。清泉镇位于成都平原东部边缘,处于成都市总体规划都市区范围内(东五环),属全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副中心、成都市的“世外桃源”。西距成都18.4公里,北距区政府所在地大弯镇21.2公里,南距龙泉国家级生态农业开发区17.5公里,东距金堂县城赵镇 12公里。清泉镇立足“果蔬禽木、加工商贸 、休闲旅游”十二字产业发展方针。距成都市区26公里,距青白江区政府所在地24公里,距成南路清泉出口3.地形以浅丘为主,乡内企业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有私营企业200余家,主要是藏毯生产业,早在80年代曾享有“藏毯之乡”的美誉;农业以种养业为主,建有以凯特杏、黄金梨为主的万亩优质水果产业带,有以宏发、鑫旺养猪场为龙头的优质肉猪养殖群体;成立了“蜀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优质杏协会”、“优质肉猪养殖协会”、“生态蔬菜种植协会”、“特种养殖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年来,该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区无公害优质早熟梨产业带建设”、“伏季水果带建设”和退耕还林以及农发工程建设机遇,按照“三个一批”思路加快黄金梨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水果。种植黄金梨面积达3420亩;发展优质杏4000亩;发展日本甜柿450亩;发展晚白桃1160亩;2007年将继续发展新品种水果—杏李20000株。凯特杏4000亩福洪乡是中国十大油气田中心之一(廖家油气中心)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建有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川西采输处金蓬2井站。福洪乡前进村有隋唐崖墓28座以上,1998年通过发掘1、2号墓,出土文物多达500余件、价值高,有许多未发掘的崖墓保护完好,待发掘。 2.区域内道路等级普遍比较低,许多旅游景点的道路情况较差 3.区域内地势不平,多以浅丘和山脉为主,开发建设受限。 4.区域内产业基础薄弱,人才缺乏。 项目发展原则 1. 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