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高职高专秘书人才培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3卷第 1期 镇 江 高 专 学 报 Vo1.23 No.1
2010年 1月 JournalofZhenjiangCollege Jan.,2010
传统文化与高职高专秘书人才培养
高 畅,姜 蕾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江苏镇江 212003)
摘 要:来自人才市场的信息表明:人文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秘书人才更受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在高职高专院校
文秘专业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有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以素质教育的“内化观”来改
革教学模式,将丰富悠久的中国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纳入学生的价值体系,成为其人格的组成部分,达到 “行之
于心 ,应之于手”的境界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职高专 ;文秘专业
中图分类号:C931.4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8.8148(2010)0l-0105-04
0 引 言
近年来 ,教育界普遍认为需要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既拥有丰富的科学文
化知识,又有 良好的人文素质,成为真正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许多院校均开设了 《大学语
文》等相关公共课,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 良好的趋势似乎到了高职高专教育
便裹足不前。较短的学习年限、明确的就业方向以及部分院校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使一些教育者对高职高专
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不够重视,部分院校成了职业培训速成场所,“对一些公共课程能减就减,能从速
就从速,不由自主地就走上培养 速‘成人才’的道路上来。”_1笔者以为,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
和改造 自然及 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相互促进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不可或缺
的意义。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的人文文化因其研究对象为价值世界而具有价值导向性,这对大学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有无法低估的作用 。
1 人文素质教育是文秘专科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石
和许多操作性较强的工科专业相比,文秘专业的大专生受到的人文教育略多一些,但在近年来我国高等
教育普遍存在 “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的偏向下,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技巧
技术类科 目比重 日益增大,文学文化类课时不断减少。这个趋势实在不符合该专业的特殊需要。首先,秘书
工作 中与人打交道的需求和频率远超其他专业。现代文秘通常有以下工作 内容:撰拟公文、办理公文、办理
会务、调查研究、信息工作、督察工作、协调工作、信访工作、公务接洽。此外,组织机要、交通、管理 日常事务、
领导公务活动安排 、领导临时交办事项等,也属于秘书工作范畴。其工作具有枢纽性,所需接触的人员之广
可见一斑。因此,文秘专业与工科专业相比,前者的职业服务对象往往是人,后者作为企业高级技工的来源,
主要工作对象多为 “物”。如果说工科生在校需着重技能培养,以便工作后能迅速 “上手”,那么文秘专业除
了秘书职业技能的训练外,更需要针对该专业 的特性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听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管理
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常常是学生的弱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但却是优秀秘书必备的
收稿 日期 :2009—09—09
基金项 目:江苏省高职研究会2007年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07-38—4)
作者简介:高 畅(1981一),女,江苏镇江人,讲师,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姜 蕾(1973一),女,江苏丹阳人,副
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秘书学和现代汉语研究。
· 105 ·
基本素质。其次,和工科大专生明确的就业方向、岗位不同的是,文秘专业学生实际上并无明显的工种区分,
所应聘的职业被很多企业 以“文员”一词笼统地指代。这说明一方面文秘学生进人就业市场之后相当长的
时间内可能难 以起到辅佐领导和成为单位枢纽的作用,更多是办理公文之类的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即所谓的
初级文秘;另一方面恰恰反映了由于纯技术层面的门槛较低,许多非文秘专业学生亦能胜任文员一职,并且,
与企事业专业对 口的非文秘学生在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