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之传说研究-投稿类别艺术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投稿類別:藝術類
篇名:
龍生九子之傳說研究
作者:
柯嘉怡。台東女子高級中學。高一丁班
指導老師:
陳建樹老師
龍生九子之傳說研究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今年是龍年,過年時到處跟著家人去廟裡拜拜,看到各式各樣像龍的神
獸 ,回家一查資料才發現那不是龍王,而是龍王的小孩,有的躲在香爐上、
屋頂上,有的在兵器上、鼎上、門環上…等 。龍自古以來被華人視為文化
的象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瑞獸 ,有祥瑞和尊貴的象徵意義,更是古代皇
帝的圖騰,因此龍常出現在建築 、器物和服飾上,來象徵神聖尊貴。在台
灣廟孙的裝飾中大量運用龍的圖騰,其中許多來自「龍生九子」的傳說,
引起我想一探究竟。
二、研究目的
(一)探究龍生九子的傳說 。
(二)龍生九子傳說運用於相關建築與裝飾藝術 。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以文獻探討和實際到廟孙中田野調查等方法,蒐集探討龍生九子傳
說及其裝飾藝術運用與象徵意義。
四、研究範圍
研究龍生九子傳說故事及其裝飾藝術為研究範圍。
1/10
龍生九子之傳說研究
貳●正文
一、龍的傳說
(一) 龍的外型
古人對龍的形象有著詳細的描述,宋代羅願「爾雅翼」釋「龍」說:「俗畫
龍之狀,有三停九似之說,謂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 。九似者,
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龍是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也稱為九不像。在台灣,傳統工匠畫師彩繪龍的
特徵時 ,有如下口訣:牛頭、鹿角、蝦目、狗鼻、驢嘴,獅鬃、魚鱗、蛇身、鳳
爪等,此類說法更為傳神貼切 ,也更接近台灣廟孙的建築裝飾(康鍩錫2007 ;李
奕興,2006) 。
(二) 龍的象徵意義
古人說天降祥龍,千雲瑞集,龍吐津泉,福臨人間。龍是古人創造的瑞獸,
可翔於天、行於水,無論是在東方或西方世界裡,都有很久遠的傳說 ,是種極富
象徵意義且神聖的聖獸(董芳武,2011) 。
祂也是神靈之精,為四靈(龍、鳳、麟、龜)之首,有鳞及鬚,能興雲布雨,
不僅能在水中潛藏,天上飛翔或陸地行走,同時能短能長、能細能巨、能幽能明;
換言之,祂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故及神靈和權威於一身 。一般相信龍能御天、
雲行雨施、降福人間,保萬國咸寧(康鍩錫2007) 。
傳説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尌是龍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稱爲「龍
祖」。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説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黃帝龍軒轅氏
龍圖出河」(《竹書記年》),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爲赤龍。
因而華人自稱為「龍的傳人」(王浩一,2008) 。
龍被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民間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龍的傳
說。「龍」是卲祥的象徵,能上天入海、興雲布雨;在古代農業社會裡,為了祈
求風調雨順、五榖豐登 ,所以開始有了信仰,透過許多雕刻、祭祀、蓋廟等方式
來祈求龍的庇護(康鍩錫2007) 。
二、龍生九子的由來
龍子和龍一樣,也是不斷發展、沿革逐漸形成的。雖然有關龍子的說法不一,
2/10
龍生九子之傳說研究
但有一點,龍子的數目是一致的,即龍有九個兒子,龍承九子,子子不同。這是
自古以來眾所周知的,但祂們怎麼會留在人間各司一職,尌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
事了,這要從劉伯溫說起(董芳武,2011) 。
相傳,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火不斷,饑
荒遍地。玉帝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並賜斬以劍,號令
四海龍王,但龍王年老體弱,事務繁重 ,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個兒子。龍的九子
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祂們跟隨劉伯溫征戰多年,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
又助朱棣奪得了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