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教学课件—02动车组概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动车组概论 动车组的构成 动车组诊断系统 * 动车组的构成--ICE3、ICE-T动车组 ICE 3的供电方式: 除具有德国单电源系统(15kV,162/3Hz)之车种外,另有配备四电源系统(交流电15kV和25kV,直流电3kV和1.5kV)之车种,以适应不同供电系统的欧陆多国联运(德、荷兰、法、比利时、奥地利、瑞士等国)。 ICE3动车组的动力布置方式: 为能满足最大轴重17吨、最高营运速度330公里/小时、最大爬坡能力4%,以及提供更多的座位容量等需求,ICE 3改采动力分布式的电联车设计,不再是如ICE 1和ICE 2具有动力车头。 * ICE3动车组 ICE3的车厢组成: ICE 3为八节车厢之电联车,包括三节头等车厢、四节普通车厢及一节餐车,车厢比ICE 1和ICE 2之长度稍短、宽度稍窄,全长200公尺,共可承载380名旅客(四电源系统)或391名旅客(单电源系统)。 ICE3的动力: 八个动力转向架的输出马力达8000 kW;亦可作两组列车联挂营运,总长达400公尺。 ICE3的外形: ICE 3的外型更流线化,前后端车厢在驾驶舱后方以透明玻璃作隔间,可提供乘客列车前方之宽广视野。 * 给斯图加特—苏黎世线路新造的415 型ICE-T 电动车组 * 适用于4 种不同电压制的406 型ICE 3 电动车组 * ICE3、ICE-T的特点: (1) 引入了多单元设计方案, 其内容为将功率单 元(牵引、制动和车载供电) 分散在几节车的地板下; (2) ICE-T 融合了倾摆技术和ICE 的舒适性; (3) ICE 3 采用了4 电制技术, 以适应欧洲铁路使 用的最主要的电压制式和列车保护系统; (4) 采用了基于列车通信网络(TCN ) 的控制技术 方案。 * ICE2T 和ICE 3 电动车组的主要特征: 牵引方案和列车编组均采用了模块化设计。 构成基本牵引块的电气设备分布在3 辆车上。这些基本的3 辆车组合加上非动力中间车可组成更长的列车。 * 基本模块1组成: 基本模块1 由3 辆车组成: (1) 带司机室的拖车(命名为T 车) , 车上设有牵 引变压器、受电弓和司机室; (2) 变流器中间车(命名为SR 车) , 车上设有功率 变流器和2 台牵引电机; (3) 动力中间车(命名为FM 车) , 车上也设有2 台牵引电机。 T 车、SR 车和FM 车均设有一路三相高压母线, 该母线用来将这3 辆车连接在一起, 并给该模块的4台牵引电机并联供电。 * 基本模块2 基本模块2 的牵引装置与基本模块1 相同, 但内部装配有所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 (1) T 1 变压器车设有一等座席; (2) SR 1 变流器车设有一等和二等座席; (3) FM (R ) 动力中间车设有餐饮设施(餐室和厨房)。 列车上所有车辆均安装了与2 辆变压器车连接在 一起的车顶高压电缆, 因此每个电动车组只需升一个 受电弓就可以正常运行。 下面介绍的车辆与2 个基本模块组合就 * 非动力车 (1) 非动力中间车(命名为M 车) , 安装有车顶高压电缆, 用来组成7 辆和8 辆编组的列车; (2) 非动力变压器中间车(命名为TM 车) , 安装有车顶高压电缆, 用来组成9 辆编组的列车。 非动力车与2 个基本模块组合就可以组成5 辆~ 9 辆不同编组的列车。 * ICE 3 的基本编组 ICE 3 的基本编组形式是8 辆编组。列车前后端各设一个由3 辆车组成的牵引组, 牵引组之间是2 辆非动力车。 就电力设备而言, 每个端部的3 辆车组合构成一个模块。 牵引组3 辆车的中间1 辆是变压器车, 设有受电弓; 另外2 辆每辆设有2 台两轴动力转向架。 * ICE 3 车组的功率与速度 1 列ICE 3 车组的装机牵引功率为8MW , 其最大设计载重量为420 t, 因此单位装机功率为19 kW/t,是ICE 1 的2 倍, 这将有助于明显减少总旅程时间, 尤其对站间距小时, 通过确保更快的加速度, 效果更加明显。 牵引和制动设备设计的最高速度为330 km?h , 但额定电压为1. 5 kV 或3. 0 kV 的直流电网供电时, 速度将下降到220 km/h。 * ICE3的供电电压 ICE 3 的牵引装置设计为适用于欧洲大陆经常遇到的4 种接触网供电系统: (1) 交流16/2/3 Hz15 kV; (2) 交流50 Hz25 kV; (3) 直流1. 5 kV; (4) 直流3. 0 kV。 * 表1 ICE 3 电动车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