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说课课件(共1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议题: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234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目录CONTENTS5教学思路6教学过程7教学反思
1本框地位:为部编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的第二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上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化,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新时代必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学习下一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铺垫。学习本框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国梦,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热情,增强国家认同和制度自信。2本框内容:分三目,知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其本质,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理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知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呼吁青年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责任担当。3课标要求:“2.4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情感体验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有一定的设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学习的主体意识比较强,但在思考问题方面不够全面和有深度,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也存在不足。通过前期的学习,对自己所处的新时代有了科学的理解,对国家发生的大事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但对耳熟能详的“中国梦”还是缺乏理性认识和科学理解,情感体验也处于感性阶段,还需要加以引导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自觉将个人梦想的实现融入国家和民族伟大梦想中的情感认同。
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理解中国梦的本质,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增强“四个自信”,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为实现中国梦付出努力、承担责任。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正确处理机遇与挑战的问题,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从“跨越百年对话”到援藏青年的生活事例,再到自我对话“我要的人生”,鼓励青年学生努力做中国梦的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激励青年学生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参与意识、认同感和使命感。
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重点难点中国梦的本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教学方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议题教学活动探究演绎表演
教学思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总议题: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子议题一:对话1922,明中国梦为百年梦想子议题二:对话2022,知中国梦重任在肩头子议题三:对话2050,为中国梦开启新征程
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反思课前议学任务
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反思子议题:对话2022,知中国梦重任在肩头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完成议学任务:1.在这些援藏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共同品质?2.他们在参与援藏建设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挑战?3.面对种种的困难和挑战,他们是如何应对的?4.在西藏的建设中,我们党是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新时代下,对党提出什么要求?要求:先自主阅读材料3分钟,再以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4分钟,每组指定1人做好记录并代表发言。【设计意图】用具体的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感悟当代青年用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战胜高原的不适、工作中的困难,勇于突破创新,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理解爱国不是抽象的,可以汇聚在点滴行动中,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事迹的具体分析中理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实,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定四个自信,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子议题三:对话2050,为中国梦开启新征程如今的中国今非昔比,新一代的中国青年人生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有这么多青年选择去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祖国边疆,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一带一路的海外建设中,在科研岗位上、基础设施建设中……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反思愿您目睹今日中国青年之奋进,您的事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