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控信号质量位设置原则》-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pdf
《仪控信号通道质量位设置原则》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本单位工作需求及计划(采购需求单号:0011932065),编写仪控信号
通道质量位设置原则标准。
本标准主编单位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院),参编单位
为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沿河核电)。标准编制起始时间为
2024.9至2025.12。
苏州院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已于2024年3月签订团体标
准制修订专项技术服务采购框架合同,本标准采购需求单已于2024年9月发往
协会。
2、主要工作过程
初稿编制阶段:组织专家召开立项评审会议、形式审查、完成立项公示,并
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标准草案。
意见征求阶段:完成标准征求意见初稿编写。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作的工作等
本标准主要参与单位为苏州院及红沿河核电,苏州院及红沿河负责整体标准
编写、技术审查,同时苏州院负责整体进度跟进、与协会对接等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符合核电行业设备可靠性评价方法发展的原则,本着先进性、
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及标准的目标、统一性、协调性、实用性、
一致性和规范性原则来进行本标准的制定工作。
(1)科学性
本标准对仪控信号质量位设置评价客观方法进行了大量实测数据验证,主要
应用于中广核集团旗下辽宁红沿河核电1-6号机组,并在实践得以验证。
(2)实用性
本标准规定了仪控信号质量位设置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评价前试验设备
和人员要求,评价时对于样品准备、采样条件、评价流程以及评价后数据处理和
报告编制等环节建立规范,以统一标准和实践评价方法,使其向科学化、合理化
方向迈进,减少仪控信号质量位设置评价的主观性、随意性,增加科学性、客观
性,从而达到提高核电行业仪控信号质量位设置管控水平的目的。
2、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标准编写的格式应遵从GB/T1.1-2009的要求,同时对标准的各个章节技术
和内容主要依据进行详细说明。
3、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工业自动化以及数字仪表高速发展,工业现场由最初的简单阈值判断到
现在增加了针对仪表信号本身质量的判断,实现了设备以及信号的精细化管理。
可是如果仪表输出范围与上层信号处理平台匹配原则不明确,导致设计不规范,
很有可能出现故障信号误判情况,这给工业现场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目前行
业内对仪控信号质量位均没有制定设置原则,导致仪表输出范围与上游信号处理
平台出现不匹配情况,已经严重威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仪表信号质量
位制定设置标准并出台相应文件,规定核电厂仪表信号通道质量位设置,适用于
新建、扩建、在运核电厂的调试、启动、运行等工作。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根据仪控信号质量位设置的基本原则,红沿河1-6号机组大修共完成72块
罗斯蒙特新型号3051智能变送器的更换、120个重大设备保护信号的DCS组态
修改,消除了因仪控信号质量位设置缺陷导致跳机、跳堆的重大运行风险,有效
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苏州热工院牵头编制集团重大共性问题《DCS信
号质量位及缺省安全控制》,在多基地联络会上,已确认将‘仪控质量位设置原
则’作为基础原则向各基地以及设计、厂家推广,为后续在建机组(如惠州1、
2号机组、苍南1、2机组)DCS平台的修改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问题。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本标准制定了仪控信号质量位设置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新建、扩建、在运核
电厂的调试、启动、运行等工作,可消除因仪控信号质量位设置缺陷导致跳机、
跳堆等重大运行风险事件,有效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六、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
本标准为初次编写,国内外无相关标准可供参考。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特
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阶段暂无。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的性质为团体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标准发布后,苏州院及红沿河核电将配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召开标
准宣贯会,开展培训活动,促进该标准更好的贯彻实施。
十一、废止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