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聚合物分子量和溶液性质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背景 分子量与链构象对材料性能、加工和使用具有很大的影响 生物大分子与天然高分子药物的分子量和链构象对其生物活性和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方法 静态(动态)光散射、中子散射、尺寸排出色谱(SEC)、膜渗透压、粘度法、凝胶渗透色谱(GPC) 聚合物的分子量 高分子溶液的特点 溶剂的选择 极性相近(似)原则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Flory-Huggins作用参数原则(χ1/2) 溶剂化原则 混合溶剂法 改变高分子的结构 链的构象(形态) 二、光散射的应用 建立Mark-Houwink方程 测定聚合物均方旋转半径和特征比 研究聚合物分子量与第二维利系数的关系 表征聚合物溶液中链构象及其转变 研究聚合反应与降解 表征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第二节 动态光散射(DLS) 原理 散射光强随时间的涨落 与静态光散射的区别 静态光散射测得的信号为时间平均散射强而DLS 测得的信号为瞬时散射光强,可以得到体系弛豫快慢的信息(高分子的扩散系数及分布,流体力学半径及其分布等) DLS 的应用 第三节 粘度法 第四节 凝胶渗透色谱(GPC) A2=KM-b A2=KM-b 研究聚合物分子量及其构象对性能和 功能的影响 * 第二章 聚合物分子量和溶液性质 相对 各种平均 1×103~1×107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色谱法 相对 粘均 1×104~1×107 粘度法 相对 重均、Z均 1×104~1×106 超速离心沉降平衡法 动力学法 相对 重均 1×104~1×107 光散射法 光学法 绝对 数均 2×104~1×106 膜渗透法 相对 数均 3×104以下 气相渗透法 相对 数均 3×104以下 沸点升高法 相对 数均 5×103以下 冰点降低法 热力学法 绝对 数均 3×104以下 端基分析法 化学法 类型 分子量意义 适用范围 方 法 类 型 第一节 静态光散射法 一、基本原理 瑞利因子( Rayleigh) Rθ 单位散射体积所产生的散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乘以观测距离的平方 直接表征聚合物溶液中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参数 104_107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