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四章1部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 章 模拟调制系统
信息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受信者
4.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4.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噪声源
4.3 非线性调制(角调制)的原理
第一章,模拟通信系统。
4.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第三章,信道的数学模型。
4.5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本章重点讲述调制解调器的数学模型。
返回主目录
1/227 14:37 2/227 14:37
对于调制过程的理解: 调制的目的和作用:
1. 实现信源和信道的匹配。 1. 实现信源和信道的匹配。
2. 用基带信号去改变载波某些参数的过程 2. 实现信道多路复用;
3. 频谱的搬移 3. 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根据载波的不同,有正弦波调制和脉冲串调制 4. 实现带宽和信噪比的转换。
正弦波: A(t) cos[ωt +θ(t)]
c
根据不同参数,调制可以分为幅度调制,频率调
制,相位调制。
3/227 14:37 4/227 14:37
第4章模拟调制系统 m(t) × h(t) sm(t)
4.1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定义: cos ω t
c
幅度调制: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 图4 - 1幅度调制器的一般模型
幅,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过程。 s (t) [m(t)cos(ωt)]* h(t)
m c
幅度调制器的通用模型如图4 - 1 所示。 1
S ω M ω=+ω +M ω−ω H ω
m ( ) [ ( c ) ( c )] ( )
2
5/227 14:37 6/227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