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病人的护理.pptx
直肠癌病人的护理外三科陈慧宏.8.11
护理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临床体现概述护理措施健康指导学习内容654321
一、概述指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部的肿块。肿块表面高下不平,质地坚硬,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发生,生长迅速,轻易转移,术后轻易复发,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
国内流行病学特点:1、年龄中位数为45岁左右2、地位大肠癌多见,直肠癌占60%~70%3、合并血吸虫虫病者多见一、概述
病因直肠慢性炎症刺激直肠癌慢性炎症刺激、息肉饮食原因:高脂遗传原因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临床体现1、症状
便血:最常见,尤其是左侧大肠排便习惯变化:排便频率变化,粪便管径变细,里急后重及排便时肛门疼痛等。腹痛:欧美较常见腹部肿块:以右侧大肠癌居多阻塞:以乙状结肠、盲肠及脾弯曲最多穿孔:以乙状结肠最常发生,盲肠涨破最多(此处肠壁最薄)
二、临床体现2、体征
直肠指诊多可扪及直肠内肿块,指套上染有血迹,晚期可有狭窄,手指不能通过。
二、临床体现3、大体分型
也称(菜花型)向肠腔内生长,预后相对较好。肿块型多见,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易发生出血、感染或穿孔,转移较早。溃疡型癌肿沿肠壁周圈浸润,使肠腔狭窄,预后较差。浸润型
二、临床体现4、扩散或转移方式
直接蔓延淋巴转移:最常见血行转移:肝转移最常见种植转移
三、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直肠检查:约80%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直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介入组织作病检大便隐血试验:是高危人群的初筛措施及普查手段影像学检查:钡剂灌肠检查;腔内B超;CT检查等1、辅助检查
三、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2、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1)局部切除:体积小、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高分化的癌(2)保留肛门的根治措施:Dixon术(3)不保留肛门治疗法:Miles术(4)单纯乙状结肠选口术,肿块不能切除:Hartmann术(5)姑息性手术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经腹腔直肠癌切除术
四、护理诊断P1.焦急、恐惊:与恐惊癌症,手术及术后康复有关P2.疼痛:与癌肿刺激周围神经、癌肿致肠梗阻、手术创伤有关P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食欲下降及癌肿慢性消耗有关P4.活动无耐力:与切口疼痛、疲乏、体质虚弱有关P5.潜在并发症:尿潴留,出血、感染,造口坏死、狭窄P6.知识缺乏:缺乏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知识
五、护理措施1.焦急、恐惊:(1)向患者解释有关疾病知识(2)举例手术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治疗信心.(3)寻求支持系统,嘱患者家眷多陪伴并予以心理支持。
五、护理措施2.疼痛:(1)解释疼痛原因,予以心理护理(2)协助患者半卧位休息,减少切口张力(3)指导家眷协助分散注意力(4)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5)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五、护理措施3.营养失调:(1)术前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增强机体抵御力。尽量予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增长对手术的耐受力。(2)禁食期间遵医嘱予以患者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3)可进食后指导患者少许多餐饮食,补充机体需要量。
五、护理措施4.活动无耐力:(1)补充病人禁食期间所需的液体和电解质(2)遵医嘱输白蛋白,加强营养支持治疗(3)鼓励并协助患者初期床上活动及下床行走,以增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五、护理措施5.潜在并发症:(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床上活动及早日下床活动,勤观测患者受压皮肤。(2)有切口感染的危险:观测切口敷料的渗出状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五、护理措施5.潜在并发症:(3)尿道感染及尿储留:妥善固定尿管;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尿袋;会阴护理每天两次;每天观测小便的颜色、性质、量;术后两天夹闭尿管,定期开放训练膀胱张力。(4)有出血的危险:观测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五、护理措施6.知识缺乏:(1)向患者及家眷解释直肠癌的病因及临床体现。(2)告知患者手术前后的配合措施。
六、健康指导饮食清淡,少量多餐,宜选用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食物。戒烟、戒酒,注意饮食卫生。适度运动,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及稳定的情绪。定期复查,如有不适积极及时就诊。坚持完毕各疗程的放疗、化疗等巩固性治疗,防止复发。
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由于直肠癌初期症状不经典,甚至无症状,常常会被误诊,误诊率高达30%。如下10个症状,可视为直肠癌的危险信号:1.大便中有脓血、粘液。2.大便习惯变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