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培训.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包括入园查验预防接种证 2、传染病管理职责划分 3、晨午检制度、消毒制度、疫情报告 4、健康教育宣传,重点是家长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普及 5、患病儿童追踪登记报告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1、设置学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2、学园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部门或医疗部门报告。 (1)、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范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 (2)、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 (3)、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 3、学校疫情报告人(各班教师、保育员)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颖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1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户外散步、慢跑、做操、不少于2小时,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2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 3.勤洗手: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家长接孩子时也要洗干净手;教师或保育员在晨检、洗消后接触孩子时一定要先洗手。 4.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1个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3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 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4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儿童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11、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5 12、班主任每天进行一次晨午检,并有记录。13、做好教师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园所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14、幼儿园不定期宣传、张贴预防传染病材料,让家长了解传染病知识并懂得怎样才能预防传染病。15、每天对各区卫生进行督察,定期进行卫生大检查,不留卫生死角。督促幼儿讲好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不吃路边小摊上的东西。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1 (1)每日晨检,逐一检查儿童发热和手掌、脚掌、口腔等部位皮疹情况。 (2)晨检后,儿童浸泡手、彻底洗手后入教室。 (3)饭前便后要洗手。 (4)上一堂手足口病预防课,让儿童熟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洗手的方法。 (5)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6)开展致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一封信活动,让儿童带回家,并请家长读给儿童听。 (7)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和寝室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消毒。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2 (8)每天对儿童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定期晾晒被褥等。 (9)手足口病流行时,每天早晚对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桌椅、公共电话等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1~2次。及时消毒儿童粪便。 (10)儿童入托时,托幼机构校舍门前放置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 (11)谢绝家长进入托幼机构,进入前洗手、消毒。 (12)家长接儿童时,先洗手。家长工作或外出回家,立即洗手。 (13)教职工入上班园时,首先浸泡消毒、彻底洗手。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3 (14)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清洗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15)家有手足口病患儿的教职工,不能上班,以免把病毒带入托幼机构。患儿痊愈2~3周后再上班、带课。 (16)晨检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不能入托,立即去医院诊治。不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