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教学设计.doc
《2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重难点(分课时写)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两件事情,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体会八儿的人物特点,学习根据人物特点写作。
5.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重点】
1.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两件事情,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2.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练笔任务卡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整体阅读法、对比阅读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六程序
(一)
导入明目标
(二)
找法解内容
(三)
品读养人文
(四)
寻点搭支架
(五)
迁移练语言
(六)
拓展提思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明确要素,回顾方法
1.谈话引入: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沈从文一起去了解腊八粥吧。
2.走近作者:简介沈从文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找法解内容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5.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
6.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7.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八儿的可爱、机灵。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体会八儿的人物特点,学习根据人物特点写作。(重点)
3.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难点)
二、找法解内容
1.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
2.讨论交流:读读文中描写八儿的语句。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八儿进行描写的?
(1)“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1\*GB3①“急红了”写出了八儿着急的神态。
=2\*GB3②为什么八儿的“眼睛可急红了”?
因为八儿一心急着吃腊八粥,可是妈妈却说要等到夜里才能吃,听到这么松劲的话,八儿急红了眼。
(2)“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要哭的样子”显然是八儿故意做给妈妈看的。
(3)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小小年纪算得这样清,可见很聪明。
(4)“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你从对八儿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八儿这个连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小孩子,借口“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竟然要跟妈妈一样“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并且在得到妈妈同意后,得寸进尺想吃得更多。从中感受到八儿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同时也说明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想法极其强烈。
(5)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1\*GB3①写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妙猜想。
=2\*GB3②八儿美妙猜想中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
八儿猜想栗子稀烂,饭豆肿胀,花生仁面面的,枣子大了三四倍,糖放多了会起锅巴。
这种种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
(6)“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八儿由于个子矮看不到锅中的粥,对腊八粥有许多美妙的猜测,现在妈妈把自己抱起来,终于看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7)“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八儿为什么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13自然段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
三、品读养人文
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课后第1题)
腊八节那天喜得要发疯了,高兴里藏着对腊八粥的馋。听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