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细则资料.docx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规范绩效工资分配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益服务水平,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绩效工资分配细则。
(二)基本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确定绩效工资分配档次,合理拉开差距。
2.公平公正原则。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公开透明,考核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确保分配结果公平公正。
3.激励约束原则。强化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与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挂钩,同时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4.总量控制原则。绩效工资分配要在核定的总量内进行,确保工资总额合理增长。
(三)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本单位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
二、绩效工资总量及构成
(一)绩效工资总量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年度绩效工资总量为[X]元。
(二)绩效工资构成
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
1.基础性绩效工资
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X]%,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按月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个系列,每个系列再根据不同的岗位等级确定具体标准。
2.奖励性绩效工资
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X]%,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由考勤奖、工作业绩奖、创新成果奖等部分组成。
三、绩效考核
(一)考核组织
成立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职工代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审定考核结果等。
(二)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重点考核工作业绩。具体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如下:
1.德:主要考核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表现。
2.能:主要考核业务能力、工作水平、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表现。
3.勤:主要考核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纪律等方面的表现。
4.绩:主要考核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等方面的表现。
5.廉:主要考核廉洁自律情况。
(三)考核方式
绩效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每月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年度考核在平时考核的基础上,每年年底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四)考核程序
1.个人总结。工作人员按照考核要求,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填写《年度绩效考核登记表》。
2.部门评价。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平时考核记录,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评价,提出考核等次建议。
3.考核小组审核。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部门报送的考核材料进行审核,确定考核等次。
4.结果公示。考核结果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X]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将考核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四、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一)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
基础性绩效工资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确定的标准,按月发放到工作人员个人工资账户。
(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
1.考勤奖
考勤奖根据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发放。每月全勤的工作人员,发放考勤奖[X]元;迟到、早退、旷工累计次数不超过[X]次的,按照考勤奖标准的[X]%发放;迟到、早退、旷工累计次数超过[X]次的,不发放考勤奖。
2.工作业绩奖
工作业绩奖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因素发放。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工作人员,发放工作业绩奖[X]元;合格的工作人员,发放工作业绩奖[X]元;基本合格的工作人员,发放工作业绩奖[X]元;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不发放工作业绩奖。
3.创新成果奖
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创新,对在工作中取得创新成果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创新成果奖根据创新成果的实际价值和影响力确定奖励标准,最高不超过[X]元。
(三)其他规定
1.工作人员在考核年度内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根据处分情况扣减相应的绩效工资。受到警告处分的,扣发当月绩效工资的[X]%;受到记过处分的,扣发当月绩效工资的[X]%;受到记大过处分的,扣发当月绩效工资的[X]%;受到降级、撤职处分的,扣发当月绩效工资的[X]%。
2.工作人员在考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