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63_T 2170-2023 鲑鳟鱼养殖无规定疫病苗种场管理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3-17约6.8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CCSB50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170—2023

鲑鳟鱼养殖无规定疫病苗种场

管理技术规范

2023-10-09发布2023-11-09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3/T217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简生龙、赵娟、王国杰、申志新、龙存敏、李柯懋、王振吉、王明柱、关弘弢、星强华、火兴民、蔡赟、马苗苗、李鲜存、高桂香。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DB63/T2170—2023

1

鲑鳟鱼养殖无规定疫病苗种场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鲑鳟鱼养殖无规定疫病苗种场管理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养殖环境、鱼种、饲料、渔药、疫病防控、生产管理、自查评估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鲑鳟鱼养殖无规定疫病苗种场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仅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5805.1鱼类检疫方法第一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

GB/T15805.2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规程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132鱼药使用规范

SC/T7015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

SC/T7017水生动物疫病风险评估通则

SC/T7103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N/T2523进境鱼类临时隔离场建设规范

SN/T4746进出境水生动物消毒技术规范

DB63/T1913冷水鱼养殖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范

DB63/T2003虹鳟鱼病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鲑鳟鱼

鲑和鳟的统称,主要指养殖的虹鳟、金鳟、大西洋鲑、白鲑等鲑科鱼类。

3.2

规定疫病

本文件所指规定疫病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3.3

DB63/T2170—2023

2

苗种场

用于鲑鳟鱼苗种繁育和生产的场区,且取得鲑鳟鱼苗种生产许可资质的生产单位。

4养殖环境

4.1生产场地

4.1.1应有固定的生产场地,且有隔离设施,水源不受周边水产养殖场、水产品市场、水产品加工场

所、水生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等影响。电力有保障,交通方便。

4.1.2水量充足,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2功能区域划分

4.2.1根据功能应分设生产区、生活区。生产区包括隔离区、鱼卵孵化区、苗种生产区实验室及药品存放处、饲料存放处、工器具存放处、废弃物暂存处等。生活区包括办公用房、辅助用房、生活垃圾暂存处等。

4.2.2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应设有物理隔离设施,包括人员、车辆限制屏障等。

4.2.3各功能区域应有明显标识牌或警示标识。

4.2.4各功能区的进排水通道应各自独立,避免交叉污染。

4.3进排水处理

4.3.1苗种场进水应过滤、消毒、曝气后使用。

4.3.2养殖尾水应沉淀、消毒后方可排放。

4.3.3进排水消毒使用紫外灯照射、臭氧等处理。

4.3.4应定期对养殖用水进行检测,并记录。

4.4防逃

在排水口设置防逃设施。

5鱼种

5.1引种

5.1.1苗种场应从无疫区、有生产资质的苗种生产单位引进鲑鳟鱼苗种,并提供疫病检疫合格证明。

5.1.2苗种场引进的发眼卵应在24h内向辖区检疫申报点申报检疫,向有资质检疫机构送样进行相关

规定疫病检测。

5.2隔离

5.2.1隔离区应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配备必要的水质过滤、消毒、生物处理设施,并符合SN/T2523规定要求。

5.2.2每批次引进的发眼卵(苗种),在隔离区进行孵化和培育。

5.2.3隔离区应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不应在同一隔离区同时隔离两批(含)以上的苗种。

5.2.4苗种引入后隔离不少于30d,期间对引入苗种进行2次规定疫病的检测,经检测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