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震级.》.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 震 地 磁 观 测 与 研 究
第 25 卷 第 6 期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Vol 25 No 6
2004 年 12 月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Dec 2004
·讲 座 ·
地震的震级
陈运泰 刘瑞丰
( 中国北京 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摘要 简要介绍了地方性震级 ML 、体波震级 mb 、面波震级 M S 和矩震级 MW 的定义及其测定方法 ,分析了它
们的优点和缺点 ,并对震级饱和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了介绍和解释 。文章指出 ,矩震级是一个表征
地震绝对大小的量 ,它与地震震源的物理过程直接关联 ,不会饱和 ;与传统上使用的其他震级标度相
比 ,矩震级具有明显的优点 ,是当今国际地震学界推荐优先使用的震级标度 。
关键词 地方性震级 ;体波震级 ;面波震级 ;矩震级 ;震级饱和
+ ( )
中图分类号 :P315. 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4
引言
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个量 。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 ,还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 ,衡量
地震的大小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基础性工作 。
衡量一个地震的大小最好的办法是确定其地震矩 M 0 及其震源谱的总体特征 。但是 ,测
定地震矩和震源谱需要对地震体波或面波的波形作模拟或反演 。从实用的角度看 ,需要有一
( )
种测定地震大小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例如 ,用某个震相 如 P 波 的振幅来测定地震的大小 。可
是 ,用远场 P 波或 S 波的振幅和波形的特征来衡量地震的大小是有缺点的 , 因为远场 P 波和 S
( )
波的波形与地震矩随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Aki and Richards ,1980 ,所以地震矩相同的地震如
果其震源时间函数不同 ,它们所产生的远场体波的波形 、振幅便会很不相同。并且 ,不同型号
的地震仪 ,其频带各不相同 ,它们记录下来的同一震相的波形 、振幅也会各不相同。尽管如此 ,
迄今仍然普遍采用通过对振幅的测量来确定地震的大小 ———震级 ,这是因为 : ① 测定震级的
方法简便易行 ; ② 震级是在比较狭窄的、频率较高的频段来测定地震的大小 ,例如下面将提及
( )
的地方性震级是在1 Hz左右来测定地震的大小 ,而这个频段正好常是 虽然不一定总是 造成
建筑物与结构物破坏的频段 。
地震的震级是通过测量地震波中的某个震相的振幅来衡量地震相对大小的一个量 ,它是
( ) ( )
由日本的和达清夫 Kiyoo Wadati ,1902~1995 和美国的里克特 Charles F. Richter ,1900~1985
( )
作者简介 :陈运泰 19408~ ,男 ,生于福建厦门,地球物理学家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地震
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 ,特别是数字地震学、地震波和地震震源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本文收到日期
2 地 震 地 磁 观 测 与 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