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raining课件_原创精品文档.pptx
It’sraining课件
目录
天气与气候基础知识
雨季对生活影响及防范措施
雨季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
雨季旅游注意事项及推荐景点
校园安全在雨季中如何保障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天气与气候基础知识
Chapter
指短时间内(如一天或一周内)大气中的气象条件和现象,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速、风向等。
天气
气候
区别
指一个地区长期(通常为30年)的平均天气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量、风速等的统计特征。
天气是短期的、多变的,而气候是长期的、相对稳定的。
03
02
01
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
由液态水滴组成,根据雨滴大小和降落速度可分为毛毛雨、小雨、中雨和大雨等。
降水是大气中的水汽在冷却过程中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由于重力作用而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由冰晶组成,呈白色不透明的固态降水,通常在气温较低时形成。
雨
形成原理
雪
雾
雨季期间降水量显著增加,往往出现连续阴雨天气。
降水量大且集中
由于云层遮挡和雨水蒸发吸热,雨季期间气温相对较低,较为凉爽。
气温适中
空气湿润:雨季空气湿度大,衣物不易晾干,物品容易受潮发霉。
干旱季节降水量显著减少,长时间无雨或少雨。
降水量少
由于缺乏云层遮挡和雨水蒸发吸热,干旱季节气温较高,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气温较高
干旱季节空气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起皮屑,静电现象也较为常见。
空气干燥
02
雨季对生活影响及防范措施
Chapter
01
02
03
04
交通出行受阻
强降雨可能导致道路积水、交通堵塞等,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农业生产受损
雨季过长的降雨可能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如洪涝灾害、病虫害等。
居住环境受影响
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导致室内潮湿、发霉,影响居住环境和人体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可能引发人们的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关注气象预报
加固房屋和准备物资
清理排水系统
学习急救知识
及时关注气象预报,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在暴雨天气外出。
定期清理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积水。
对房屋进行加固,准备必要的防洪防涝物资,如沙袋、塑料布等。
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勤洗澡、换衣
室内通风换气
垃圾分类处理
参与公共卫生活动
01
02
03
04
保持身体清洁干燥,避免滋生细菌。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和霉菌滋生。
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避免乱扔乱倒造成环境污染。
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活动,共同维护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03
雨季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
Chapter
光照不足
阴雨天气导致光照不足,作物光合作用减弱,产量和品质下降。
水分过多
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水分饱和,作物根系缺氧,影响正常生长。
病虫害易发
潮湿环境有利于病原菌和害虫的繁殖,增加作物病虫害发生几率。
清理排水沟渠
定期清理田间排水沟渠,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
开挖临时排水沟
在易涝地区,及时开挖临时排水沟,将积水排出田外。
机械排水
对于地势低洼、积水严重的田块,可采用机械排水方式,如抽水机、潜水泵等。
对于因降雨延误播种的作物,一旦天气转晴,要立即组织抢种,确保不误农时。
及时抢种
对已播作物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施肥等,促进作物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
对于已成熟的作物,要及时组织抢收,避免因降雨造成损失。同时要做好晾晒和储存工作,防止霉变。
抢收成熟作物
04
雨季旅游注意事项及推荐景点
Chapter
03
健康防护
潮湿的天气容易导致蚊虫滋生,注意防蚊防虫,同时保持身体干燥,预防感冒等疾病。
01
行前准备
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状况,做好相应的行前准备,如携带雨具、防潮垫等。
02
安全防范
在雨季期间,注意防范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1
2
3
雨季是热带雨林最为繁茂的季节,此时前往可以欣赏到绿意盎然的植被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亚马逊雨林、刚果盆地等。
热带雨林
雨季期间,高山地区的气候相对稳定,降水较少,适合进行徒步、露营等户外活动,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高山地区
雨季使得湖泊与河流的水位上涨,景色更加壮美,是进行划船、垂钓等水上活动的绝佳时机,如洞庭湖、长江三峡等。
湖泊与河流
遇到恶劣天气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保持冷静
寻找庇护所
保持联系
等待天气好转
尽快找到安全的庇护所,如室内场所或坚固的建筑物,避免暴露在风雨中。
确保手机等通讯设备的畅通,及时与家人或旅行团保持联系,告知自己的安全状况。
在庇护所内等待天气好转,不要冒险外出,以免发生意外。
05
校园安全在雨季中如何保障
Chapter
清理校园内外垃圾和杂物,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和内涝。
检查并维修校园内的排水设施,如雨水井、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