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常见常见传染病防控.ppt

发布:2025-03-01约3.6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原体:腮腺炎病毒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90%为1~15岁少年儿童。流行腮腺炎流行特征:流行时间:相对缓慢,峰值平缓,长呈波状。流行区域:常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流行。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1234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潜伏期:~25天主要症状:发热1~2天后有单侧或双侧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胀痛,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有触痛,腮腺管开口红肿。并发症:脑膜炎、脑炎、睾丸炎、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隔离期:腮腺肿完全大消退。01班级隔离期:3周0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防疫措施:及时隔离腮腺炎病例避免与腮腺炎患者接触。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频繁有效的对流通风至关重要)。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4.流行期间如出现腮腺炎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5.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7.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密切接触者可注射腮腺炎免疫球蛋白。01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02传染源:水痘及带状疱疹患者0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用具传播。0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水痘流行特征:01流行时间:无周期性流行02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03水痘水痘临床表现:潜伏期:10~24天,一般14~16天。主要症状:初起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1~2天后于躯干、头面分批出现丘疹、丘疱疹,直径3~5mm,周围有红晕,疱壁薄,疹液透明。并发症:继发感染、肺炎、脑炎、肝炎。皮疹全部结痂,一般需要两周。患儿隔离期:3周班级隔离期:水痘水痘防疫措施:1~6岁儿童给予水痘疫苗接种,发现水痘病人及早回家隔离治疗。室内加强通风,换气,玩具,用具采用爆晒或用消毒液擦拭,不让易感儿与水痘、带状疱疹患者接触。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病原体:01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源:02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传播途径:03人群普遍易感,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易感人群:04手足口病流行时间: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可造成大流行。01流行区域: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02流行季节:03~7月有一明显的发病高峰。04流行特征: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潜伏期:~7天主要症状:发病或前1~2天可有中低热,随即手、脚、口腔出疹,初起为米粒大小红疹,很快形成水泡。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极少数病例可致死亡。2周患儿隔离期:01021周班级隔离期: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防疫措施:平时措施: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加强晨检,注意儿童身体、手、足、皮肤变化,做好幼儿日常卫生管理与玩具、用品、便器等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疫情处理措施: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做好玩具、用品、粪便等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控制集体活动,减少传播机会。01病原体:麻疹病毒02传染源:麻疹患者0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0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患者90%会发病。麻疹麻疹流行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我国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麻疹临床表现:潜伏期:6~21天,平均10天,接种疫苗者可延长到3-4周。主要症状:1.前驱期:3~5天,发热、卡他、科氏斑。2.出疹期:一周左右,体温持续升高,感染中毒症状加重,继之以耳后、发际、前额、颜面、颈部、躯干四肢、掌、足底顺序出疹,为淡红色斑丘疹,2~5mm,压之不褪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达高峰期时皮疹可相互融合,全身中毒症状持续加重,呼吸道、结膜症状加重。3.高峰期后1~2天,症状迅速好转,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伴糠麸样细小脱屑,留有色素沉着。并发症喉炎、肺炎、脑炎、心肌炎,SSSS。患儿隔离期:出诊后10天。班级隔离期:3周麻疹防疫措施:麻疹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接触者检疫3周。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