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PPT.ppt
噪声危害与防护噪声,从物理的观点来说,是指频率和声音强度各不相同,杂乱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从生理的观点来说,凡是使人产生烦恼,需要加以控制的声音统称为噪声。一、噪声物体振动引起周围弹性介质产生疏密变化,这种变化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到人耳,引起听觉系统产生音响感觉,这就是声音。这种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二、声源三、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对工作地点噪声限制值做了规定。日接触噪声时间(h)卫生限值[dB(A)]8854882911941/2971/41001/8103最高不得超过115[dB(A)]1暂时性听觉位移:属于听觉系统功能性改变,当脱离噪声影响一段时间后,听力仍能恢复。一旦发生暂时性听阈位移,如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容易发生永久性听力位移。2噪声聋:噪声聋是在永久性听力位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双耳对称性发生。3噪声聋的发病与长期接触噪声的强度、频率、专业工龄、年龄、有无伴随的振动、缺氧等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还与种族、个体差异等有关。1.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四、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噪声可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噪声可引起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或降低等改变。噪声可引起食欲减退、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噪声还可对视力、血糖等产生影响。工人工作地点噪声容许值为85dB(A)(8h/d暴露),对暂时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企业,可以放宽到90dB(A)。1根据等能量原则,如果接触时间减半,标准可放宽3dB(A),但最高不能高于115dB(A)。只适用于连续稳态噪声。2贯彻执行工业噪声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五、噪声危害的防治控制噪声源减少零件摩擦,调节机械运转速度,封闭噪声量大的机组,改善通风系统;避免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碰撞,使用软橡胶承受冲击;衰减噪声源的振动,阻隔振动源;噪声大的设备应尽量将其与操作人员隔开。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隔声、消声、减振的材料和装置,阻止噪声的传播。车间内表面装饰吸声材料采用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用于降低风道和排气管的动力性噪声。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将声音隔离起来。安装隔振或减振装置降低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在人耳处控制: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会捂住耳朵;直升机驾驶员为什么戴耳罩?耳塞定期体检发现高频听力下降者,应密切观察,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对于明显听力下降者,应及早调离噪声作业病进行定期检查。就业前查体:凡有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者,不宜参加噪声作业。健康监护第五节、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升高达38℃以上。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一、中暑的分型及诊断二、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人体自身产生热量。人体产热和散热是处于平衡状态。当环境温度超过体表温度时,劳动时间过长,体内产热、受热明显超过散热时,形成体内蓄热。当蓄热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形成中暑。2.中暑的主要表现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无汗、严重时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如能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将病人放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给病人含盐清凉饮料,用冷水擦洗全身,可减轻中暑程度。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1-11-25发动机距离驾驶仓太近,且螺旋桨的燥声更大,为了通话需要和保护耳朵所以才带耳机!主讲人:刘国梁职业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