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品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的验证.ppt

发布:2025-03-08约6.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其它湿法破坏后,金属呈高价态硝酸—硫酸—高氯酸法硫酸—氧化剂法(过氧化氢法、高锰酸钾)010204032.干法破坏适用于湿法不易破坏完全的有机物以及某些不能用硫酸进行破坏的有机药物。不适用于含易挥发性金属(如汞、砷等)有机药物的破坏注意事项:一定要灰化完全02加热或灼烧时,应控制温度在420℃以下01经本法破坏后,所得灰分往往不易溶解,但不要轻易弃去03容量分析法是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由滴定管滴加到待测药物的溶液中,直到所加滴定液与被测药物按化学计量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就可以计算被测药物的含量。01特点:操作简便、快速、比较准确,所用仪器普通易得,在药品检验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02容量分析法的特点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特点02原理:很多物质分子对波长200nm~760nm03的紫外光有吸收特征。04特点:灵敏度高,可达10-4g/ml~10-7g/ml05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2%~5%06仪器价格较低廉,操作简单,易于07普及。二、光谱分析法荧光分析法某些物质受到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激发后能发射出比激光波长较长的荧光。特点:1、灵敏度高(10-10g/ml~10-12g/ml),紫外(10-4g/ml~10-7g/ml)样品的浓度比较低(≤1g/L)必须做空白试验对易被光分解的样品,用基准溶液代替对照品溶液校正仪器的灵敏度。01为扩大荧光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应采用荧光衍生试剂。02取样少,方法快速,在药物分析领域中是重要的分析手段。色谱分析法(又称层析法)根据基分离原理可分为:吸附色谱、分离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与排阻色谱等。根据分离方法分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柱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是分析混合物的最有力手段。具有高灵敏度(可达10-12g/ml~10-15g/ml)、高选择性、高效能、高速度和应用广泛等特点。三、色谱分析法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证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方法验证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起草和修订说明中。一、目的药品质量标准起草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药物合成方法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0102二、用途鉴别试验;010102030405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原料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制剂中其它成分(降解产物、防腐剂等)的测定;溶出度、释放度等功能检查中的溶出量等的测试方法。02030405三、需验证的分析项目四、验证内容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准确度(accuracy)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百分回收率表示。测定回收率R(recovery)的具体方法可采用“回收试验法”和“加样回收试验法”。回收试验空白+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加样回收试验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数据要求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1.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建立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剂可用含己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即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与另一个已建立准确度的方法比较结果。0102中药分析的准确度一般用加样回收试验衡量。中药回收率一般要求在95~105%范围内,有些方法操作步骤繁多时,可要求在90~110%范围内。RSD一般在3%以内。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如果不能得到杂质或降解产物,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精密度(precision)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用偏差(d)、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CV)表示。偏差(d):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标准(偏)差(SD或S)称样用材料及称样固体样品无灰滤纸液体样品纸袋1C.软膏类样品:将适量样品置不含被测成分的蜡油纸中包裹严密,外层再用无灰滤纸包裹2吸收液A.作用:吸收液的作用是将样品经燃烧分解所产生的各种价态的卤素、硫、氮、硒等,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