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崔介何-第五版)第10章-区域物流.ppt
;
第十章区域物流;
第一节区域物流;(二)区域物流的本质
区域物流的本质是协同合作。协同即“共同工作”,是对系统的各种因素和属性之间的动态良性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程度的一种反映。
1.区域物流协同合作的微观含义
各经济地区范围内,市场组织依托于区域性物流网络及资源以此来保障物流活动满足特定区域、特定消费者的效劳需要。
2.区域物流协同合作的宏观含义
在物流产业层面,区域物流意味着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物流企业通过协作、兼并等手段,实现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
3.经济空间的协同合作
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开展等角度进行空间协调,以及经济、社会、自然等要素相互作用,反映在地域空间层面那么是物流经济客体在地域上的具体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等空间结构演变。;(三)区域物流开展的必然性
1.区域物流开展是全球流通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2.物流区域化在区域开展中起助推器和开路先锋的作用
3.从国内区域经济自身开展来看,区域物流开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开展的必然要求
二、区域物流模式
(一)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
(二)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区域供给链一体化型物流模式
(三)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效劳型的物流模式
(四)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三、区域物流规划
(一)区域物流规划的概念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在正确认识区域物流规模、结构与特点的根底上,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开展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中长期)区域物流开展的目标、区域物流资源的建设、区域物流开展战略与对策等进行的系统设计。
1.区域物流总体规划
区域物流总体规划是指对一个行政区域或假设干行政区域联合体的物流开展所进行的总体规划。区域物流总体规划是最根本、最高层次的区域物流规划,也是其他区域物流规划的根底。;2.城市物流规划
城市物流规划是指在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根据现有的物流状况及未来的物流开展需求,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经济、交通、环境等各方面,合理配置城市物流资源。
3.物流园区规划
物流园区规划是指???区域物流总体规划、城市物流规划的根底上,对某个物流园区的物流开展所进行的规划。一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往往存在假设干个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因此,物流园区规划附属于城市物流规划,是城市物流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3.理货和配货
(1)加工作业。通过配送中心的加工,能够提高商品的价值,提高产品利用率,方便客户的使用、便于货物的配送。
(2)拣选作业。拣选作业就是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客户的订货通知单,从储存的货物中拣选客户所需要的货物。
(3)包装作业。为了便于运输和识别各个用户的货物,有时还要对配备好的货物重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物上贴上标签。
(4)配装作业。为了充分利用载货车辆的容积和提高运输效率,配送中心常把同一条送货线路上不同用户的货物组合配装在同一辆货车上。于是,在理货和配货流程中还需要完成组配或配装作业。;4.出货流程
(1)装车。装车要按送货地点的先后顺序组织,先到的要放在混载货体的上边或外面,后到的要放在下边或里面;要做到“轻者在上,重者在下”。
(2)送货。配送中心送货一般有固定的线路和时间,有时也有随机地送货,不受时间和线路的限制。;
第二节城市物流;(三)城市物流的特征
1.城市物流的繁杂性
2.城市物流密度大、流量多
3.城市物流节点多、分布广
二、城市物流系统的功能
1.城市运输中的主要方式——公路运输
2.城市物流的主要运作方式——配送
3.城市物流与实现“零库存”目标
4.城市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二)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
1.组建区域物流规划小组或委员会
2.收集根底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
3.数据处理与分析
4.进行区域物流开展的战略定位
5.制定各种开展目标
6.提出措施
7.整理、归纳规划内容,形成规划草案
8.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征求各方意见
9.完成区域规划方案;三、城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一)城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层次结构
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来建设城市现代物流,组成多层次物流构成效劳体系是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建设的合理途径。城市现代物流体系的层次结构如图10-1所示:;(二)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GB/T18354-2006)。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货物集散功能
2.货物中转功能
3.配送功能
4.流通加工功能
5.口岸功能
6.商品检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