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倩宇,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调研报告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调研题目: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调研报告
——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队伍名称: 六人行
队长姓名: 严倩宇
调研成员: 李晓兵、李小玲、潘秋丽、邓玮仪、杨一秀
所在院系: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制
2015.3
目录
一、调研背景 2
二、调研方案 2
三、问卷的派发和回收情况 4
四、调研的局限性分析 4
五、主报告 5
(一)、相关概念阐述 5
1.信息素养概念 5
2.信息素养教育 6
3.科研 6
4.科研能力 7
5.华南师范大学勷勤创新班 7
6.华南师范大学综合班 8
(二)、我校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现状 8
1.我校学生信息素养相关课程设置情况 9
2.我校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况 14
(三)、探究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 17
1.提高科研能力并非学生参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主要因素 17
2. 学习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总体上能够增加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18
3.信息素养教育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积极影响 20
4.信息素养教育对学生科研活动有帮助 21
(四)、关于信息素养教育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考 24
1.大部分学生认为信息素养教育应与科研能力培养更紧密地结合 24
2.对此(信息素养教育与科研能力更紧密地结合)的思考和建议 24
七、参考文献 26
八、附录 26
(一)、调查问卷 26
(二)、采访稿 36
1.采访稿(一) 36
2.采访稿(二) 38
3.采访稿(三) 40
4.采访稿(四) 41
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调研
——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一、调研背景
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经济非物质化, 世界经济正转向信息化非物质化时代,正加速向信息化迈进, 人类已自然进入信息时代,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党中央、国务院也对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在1999年6月13日作出5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目前在高校中,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用户教育的一大特色,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用手工和计算机检索方式从文献和数据库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我们身边不少同学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科研活动或比赛。但据我们观察和了解,有不少大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信息素养能力不高,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活动,完成科研任务,致使科研的质量不高,科研进展不顺利,对科研活动的拓展和大学生的能力提高造成阻碍。
为此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培养我们的信息素养能力,拓宽我们收集和查找信息的途径,更好的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然而这些课程的宣传度不足,了解的同学不多,影响度不广,不能有效引起同学们对科研活动中的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视。为此我们着眼于对此的探讨研究,以求引起我校和学生对于如何提高自我的信息素养能力来进行科研活动的高度关注。
二、调研方案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我校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情况、特点、问题及其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调查,了解我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现状,探究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及在科研活动中的应用,反思信息素养教育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就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而言,探讨信息素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发扬其中积极的方面,力求找出解决其中问题的方法,积极探索信息素养教育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良性互促模式,推动信息素养教育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结合创新发展。
(二)、调研过程
1.调研参与者
组长:文学院严倩宇
组员:文学院李晓兵、文学院李小玲、文学院潘秋丽、文学院邓玮仪、文学院杨一秀
2. 调研时间
2014年3月28日—2014年4月30日
3.调研的活动流程
流程 时间 工作内容 前期准备 2015年3月28日 组织内部会议,初步确定调研方向,提交报名申请。 3月29日—3月31日 组员各自查找与调研方向相关的文献资料;组织第二次内部会议,进行头脑风暴,初步确定调研主题“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调研——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4月1日—4月6日 大量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调研组第三次内部会议,初步拟定调研方案,探讨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落实调研工作任务的分配。 4月7日—4月10日 调研方案的修改与完善;访谈提纲与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撰写;调研组第四次内部会议,讨论及确定实地调研的形式,进行前期准备。 4月10日—4月12日 将访谈提纲与调查问卷提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