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务管理
1、海特公司生产设备A,需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为63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无建设期。预计设备A的产品生命周期为6年,6年后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6年中,生产销售设备A,每年可为公司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新增付现成本300万元。海特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40﹪。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计算有关的系数如下表:
6年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和年金现值系数表
系数
10﹪
14﹪
15﹪
16﹪
17﹪
复利现值系数
0.564
0.456
0.432
0.410
0.390
年金现值系数
4.355
3.889
3.784
3.685
3.589
要求:
计算生产设备A的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并确定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解:(1)折旧:(630-30)/6=100万元
(2)净利润:(500-300-100)*(1-40%)=60万元
(3)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60+100=160万元
(4)NPV(净现值)=160*(P/A,10%,6)+30*(P/F,10%,6)-630
=160*4.355+30*0.564-630
=696.8+16.92-630
=83.72万元
因为NPV0,该投资方案可行。
2、某公司2006年初的负债与股东权益总额为9000万元,其中,公司债券1000万元(按面值发行,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付息,三年到期);普通股股本4000万元(面值1元, 4000万股);资本公积2000万元;留存收益2000万元。2006年该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需再筹集1000万元资金,现有以下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增加发行普通股200万股,预计每股发行价格为5元;
方案二:增加发行同类公司债券,按面值发行,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付息,三年到期。
预计2006年该公司可实现息税前利润20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每股盈余无差异点的息税前利润,确定应采用哪种筹资方案。
解:方案一:每股收益=(EBIT-1000*8%)(1-33%)/(4000+200)
方案二:每股收益=(EBIT-1000*8%-1000*8%)(1-33%)/4000
两方案比较:(EBIT-80)*67%/4200=(EBIT-80-80)*67%/4000
EBIT=1760万元
因为解得的EBIT=1760万元小于2000万元,所以要采用方案二增加发行公司债券。
3、某公司现有普通股100万股,每股面值10元,股本总额为1000万元,公司债券为600万元(总面值为600万元,票面利率为12%,3年期限)。2008年该公司拟扩大经营规模,需增加集资750万元,现有两种备选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是增发每股面值为10元的普通股5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5元,筹资总额为750万元;
乙方案是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750万元,新发行公司债券年利率为12%,3年期限,每年付息一次。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费用均忽略不计。
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30%。该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政策,每年每股股利为3元。2008年该公司预期息税前盈余为400万元。
要求:计算公司发行新的普通股的资本成本;
计算公司发行债券的资本成本;
计算两种筹资方式的每股盈余无差异点时的息税前盈余,并判断公司应当选择哪种筹资方案?
解: l.计算公司发行新的普通股的资本成本=3/15=20%2.计算公司发行债券的资本成本=12%(1-30%)=8.4%3.计算两种筹资方式的每股盈余无差异点时的息税前盈余,并判断该公司应当选择哪种筹资方案 假设每股盈余无差别点处的息税前盈余为EBIT: 甲方案,在增加发行普通股50万股情况下: 债券利息=600×12%=72(万元) 普通股股数=100+50=150(万股) 乙方案,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 债券利息=(600+750)×12%=162(万元) 普通股股数=100(万股) 根据每股盈余无差别点的计算公式: [(EBIT-72)×(1-30%)-0]÷150=[(EBIT-162)×(1-30%)-0]÷100EBIT=342(万元) 当2008年该公司预期息税前盈余为400万元时, 甲方案的每股盈余=[(400-72)×(1-30%)-0]÷150=1.5306(元/股) 乙方案的每股盈余= [(400-162)×(1-30%)-0]÷100=1.666(元/股) 所以应该选择乙方案,乙方案的每股盈余比甲方案的每股盈余多。
4、某企业2009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2000万元,销售成本为1600万元,年初、年末应收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