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课堂管理办.doc

发布:2016-11-23约1.6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贵州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教育教学的新形式和途径,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第二课堂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第一课堂是《贵州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的主体,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第三条 第二课堂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建设实行项目管理。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 第二章 组织保障 第五条 为确保第二课堂学分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学校成立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认定委员会),负责全校第二课堂学分制的统筹规划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负责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由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科技处、马列部、体教部等部门领导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第二课堂项目设置、学分的认定等工作。 各学院相应成立院级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小组,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负责学生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负责本学院第二课堂项目设置、学分认定等管理工作,学院教学管理科、学生科和院团委具体组织第二课堂项目的实施和学分管理。 第三章 范围与要求 第六条 本办法所指第二课堂是指纳入培养方案,作为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目标的相关课外活动,以下统称第二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教学是指除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教学之外,为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锻炼其各种能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相关课外活动。 第七条 第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总体教学建设的一部分,与第一课堂在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课程目标设计上应保持一致性、延续性、互补性。教学活动实施应具有相应的活动方案,或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讲义等,以确保第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第八条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设计以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拓宽视野为目标,具体可以是围绕科研方法训练、实验技能训练、课外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各类系列专题讲座与报告等方面的项目。 第九条 已纳入贵州大学第二课堂教学的大类项目: 1.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 2.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活动; 3.学术讲座和报告; 4.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5.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 就业; 社会实践;其他经认定的课外活动或项目。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分数计分方法社会实践根据《》规定,本科学生在完成学分外,必须修读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至少4个学分方能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等方式获得以上学分。 第共个学分,第第学生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分数与学分的换算方法如下:)第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分数计分方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分数计分方法第 贵州大学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项目学分分配表 序号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项目名称 最高学分 修读性质 项目负责 单位 1 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 2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类课程中二选一 马列部 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活动 1 必修 招生就业处 3 学术讲座和报告 1.5 选修 校团委 4 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2 选修 教务处、校团委 5 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 教务处 6 就业 校团委 7 课外社会实践 1.5 选修 校团委 8 课外素质拓展系列活动 2 选修 校团委 9 学术论文、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成果 1 选修 教务处、科技处 10 其他经学校认定的课外活动或项目 承办单位 第七章 学分申请、审核、记载 第第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管理实行班级学院(系)和学校三级申报审核制度,不得任意更改。各级审核结果均应在网上公布,监督。 第条?学校对第二课堂各项活动进行,查实后处理 第章?附则 第条本办法第条由负责解释。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分数计分方法 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