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docx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
依据准则第6条的规定,企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实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本钱;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实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为了适应新技术进展的需要,或者为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对现有固定资产进展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进。假如这项支出增加了固定资产猎取将来经济利益的力量,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性能,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使产品本钱实质性降低,即,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量,则应将该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否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予以费用化,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考试大为你加油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假如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量,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本钱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在对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预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在后续支出资本化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范围内,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
再有,若后续支出属固定资产重要组成局部,则应将后续支出单独计价,并按固定资产估计后续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若后续支出属固定资产非重要组成局部,则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一并计价,重新测算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一般状况下,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资产磨损、各组成局部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企业将对固定资产进展必要的维护。发生固定资产维护支出只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它并不导致固定资产性能的转变或固定资产将来经济利益的增加。因此,应在发生时一次性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再通过预提或者待摊的方式进展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