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的生长发育与调控.ppt
三、作物生殖发育的基本特性(六)光温反应特性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1.在育种上的应用①在杂交育种或配制杂种F1代时,依父、母本的温光反应特性确定花期相遇的播种期;或通过调控光照时数来调整开花期;②加速良种繁育,利用不同纬度或不同海拔的日长和温度差异,一年多代繁殖。三、作物生殖发育的基本特性(六)光温反应特性在生产中的应用2.在引种上的应用充分注意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如两地栽培季节的光、温条件接近,可相互引种。若两地光、温条件差异较大,则应在积温要求和品种熟性上加以考虑,如水稻南种北引需引早熟品种,反之引迟熟品种;而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引种应选早熟品种,反之,选迟熟品种。三、作物生殖发育的基本特性(六)光温反应特性在生产中的应用3.在栽培上的应用依据当地的光、温资源,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种植制度及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搭配。依品种光、温反应特性确定适宜播种期和水、肥管理技术。(小麦、油菜如在年前拔节、抽苔,就有可能导致低温冷害)四、作物的衰老与调控在作物生产中,作物的早衰常常是制约作物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分析,水稻叶片如果延迟一天衰老,理论上可增产2%,在实际大田试验中可增产1%。衰老与老化既密切关联,又有一定区别。四、作物的衰老与调控(一)衰老与老化衰老(senesence):指植物个体或某些器官发生导致其生命活动自然终止的衰败过程。衰老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其结果必然是死亡,但我们可以通过从引起衰老的原因中找出延缓衰老的办法。老化(aging):指植株个体或某些器官的机能可逆和不可逆衰退、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逐渐降低的过程。老化的结果不一定是死亡,更多地是受环境的影响,如水肥、光照、通风等条件不良会导致植株中下部叶片黄化。四、作物的衰老与调控(一)衰老与老化衰老类型:整株衰老(如多数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衰老(如多年生草本植物)、渐进衰老(如多年生常绿植物)、落叶衰老(如多年生落叶植物)。(二)叶片衰老叶片是作物的产量形成的关键部位,了解作物叶片衰老(包括机能老化)的机制对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具重要意义。二、作物生长的相关性与调控(一)主茎与侧枝(或分蘖)的关系——顶端优势1.顶端优势及其利用作物顶端优势受营养竞争和内源激素的调控:主茎垄断植株大部分营养;生长素起维持地上部顶端优势的作用,而细胞分裂素起打破顶端优势的作用。需要保持顶端优势提高产量和品质:麻类、烟草、甘蔗、玉米、高梁等。需要打破顶端优势增加分枝、增加花果数:棉花、番茄、果树等。二、作物生长的相关性与调控(一)主茎与侧枝(或分蘖)的关系——顶端优势2、稻、麦主茎与分蘖及叶龄与分蘖出生的关系稻麦分蘖的发生与主茎叶片间存在一定关系:水稻主茎叶龄为n时,第n-3节位叶鞘腋发生分蘖;小麦主茎叶龄为n时,第n-2节位叶鞘腋发生一级分蘖。(注:叶龄不等于叶片生理年龄,而是指出叶数目)。生产上,一般需要对群体穗数和群体结构进行调控,因此就需对分蘖进行取舍。二、作物生长的相关性与调控水稻单株最大分蘖数相对稳定:主茎总叶数-伸长节数(一般,水稻从倒4节起为伸长节,伸长节腋芽为休眠芽)种植深度、密度、光、温、氧、营养对分蘖有影响。提问:某早稻品种主茎总叶片数为13片,如果以5叶龄幼苗移栽,移栽深度较深(大于5cm),推算主茎最多可产生多少分蘖数?顶端优势不同的作物,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反应不同:二、作物生长的相关性与调控(一)主茎与侧枝(或分蘖)的关系——顶端优势3、顶端优势的调控不同作物生产对顶端优势水平有不同要求,可通过改变种植密度、整枝与打顶,化学调节方法来调控。棉花一般在7月初到8月间进行打顶,使已有的果实得到更多的营养而获得高产。生产上也可用生长抑制剂(又称抗生长素),如三碘苯甲酸喷施来打破顶端优势。二、作物生长的相关性与调控(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1.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营养生长过弱和过旺均会削弱生殖生长。如N肥施用过多,大量光合产物用于蛋白质合成,使碳代谢失调。生殖生长进入旺盛期后会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营养器官的衰老。如棉株上有3-5个棉桃形成后,一般不易徒长,而是促进叶片衰老;但如过施N肥,也可能导致徒长。二、作物生长的相关性与调控(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可通过水、肥管理和化学调节来协调:适度控制土壤水分和N素供应,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如水稻分蘖盛期后的晒田),提高P、K肥比例有利于生殖生长。过多的水肥供应有利于营养生长,削弱生殖生长。GA生物合成抑制剂如多效唑、缩节胺等处理可延缓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