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播种绿色希望,共育美好未来——幼儿园植树节家长会演讲稿.docx

发布:2025-03-14约2.7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播种绿色希望,共育美好未来——幼儿园植树节家长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当我们推开窗户,那扑面而来的春风,轻柔地拂过脸颊,带着丝丝暖意与勃勃生机。瞧,窗外的树木已悄悄抽出嫩绿的新芽,花朵也在枝头含苞待放,整个世界仿佛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重新勾勒,变得五彩斑斓。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植树节。今天,咱们就相聚在这里,一起聊聊如何带着孩子们,在这个春天,种下绿色的希望,收获成长的喜悦。

一、植树节,给孩子的成长礼物

每年的?3月12日,是全国的植树节。或许您会问,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呢?其实啊,这背后有着深远的意义。大家想想,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时不时会受到污染的困扰,雾霾天气、水土流失等问题,都在提醒着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树木,就像是大自然的“环保卫士”,它们能够净化空气,把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新的氧气;还能美化环境,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遇到大风,大树可以阻挡风沙,保护我们的房屋;在河边,它们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所以,植树节就是为了动员大家一起植树造林,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绿色、更加宜居。

在幼儿园,我们也非常重视植树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到美化环境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不仅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极大的益处。

二、植树节的科普小知识

孩子们对植树节充满了好奇,我们在幼儿园里也给他们科普了不少相关知识。比如,孩子们知道了?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大家可以通过植树、种植绿植等方式,为地球增添一抹绿色。我们还告诉他们,1979年2月23日,国家为了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才决定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而且,植树节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统称为国际植树节,目的就是激发大家爱林造林的热情。

我们还让孩子们认识了植树节节徽。那树形,代表着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意味着人人都要动手,让祖国大地都绿起来。“中国植树节”和“3.12”,则体现了我们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五棵树连在一起,就像一片“森林”,连接着外圈,象征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另外,我们还向孩子们介绍了不同国家的植树节。像法国,每年?3月是法定的植树月,3月31日为植树日;英国的植树节是11月6日至12日;意大利是11月21日;朝鲜的植树节是4月6日,4月和10月为“植树月”等等。通过了解这些,孩子们能感受到,虽然不同国家的植树节时间不同,但大家对绿色、对环保的追求是一样的。

三、植树造林的趣味佳话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植树的意义,我们还给他们讲了很多植树造林的趣味故事。比如?“朱棣植槐”,明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北京后,就提出在坛庙、道路、长城等处广植树木。他还亲自到太庙种下第一棵槐树,并且让人精心照料,这棵树后来枝叶繁茂,被尊为“神树”。明代后期,京城内到处都种上了行道树,紫禁城四周、从东华门至景山,夹道都是槐树,现在景山西街还留有当时栽植的古槐,都有300多年历史了。

还有?“庆功栽杨”的故事,西周名将沙其俊,每次打胜仗后,都会下令全军在获胜的战地上栽一株杨树,后来抓到的俘虏也让他们栽树,作为“同庆”活动。这个习惯慢慢发展,从栽杨树到栽柳、植槐,许多诸侯国还把这种植树活动当作一种庆典形式延续了很久。

“思乡植柳”也很有意思,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时,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在拉萨大朝寺周围,以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成为了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治病种杏”的故事里,三国东吴的医生董奉,医术高超,治病不收钱,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五株杏树。后来,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万余株杏树,人们称他的住处为“董林杏仙”。每当杏子成熟,董奉就把杏子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著名的“杏林佳话”。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

四、关于植树的诗歌词句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关于植树的诗歌词句。我们也教孩子们学习了一些,像?“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这是白居易笔下对植树的美好期许,希望种下的松树和桂树,能早日长成一片树林。杜甫的“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描绘了一幅为了让浣花村更加美丽,请求送来一百根桃树苗的画面。白居易的“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则讲述了他在不同地方任职时,都不忘在庭院里栽松种柳,为生活增添绿色。还有“先人留下浓荫树,后辈儿孙好乘凉”,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