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doc

发布:2016-12-18约1.65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 篇一:初中化学实验室计划上 初中化学上学期实验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初中物理和生物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实验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改造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四、具体做法: 1. 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借还手续等日常管理事务,有所创新的积极开展学生实验工作。 2. 进一步开发实验室功能 第 一,力求为第一名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力保基本实验人人参与。 第二,动手设计制作一些实验成套装置更好地进行课堂演示,自主设置一些演示(或探究性)实验以利实验习题教学。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实验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进一步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让感兴趣的学生在大课间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进一步探究。 五、第一学期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 (9.1—9.2): 1.整理实验室; 第二周 (9.5---9.9): 分组2:蜡烛燃烧实验 第三周(9.12---9.16) 分组5、6:铜绿性质探究及相关基本操作 分组7、8:镁条燃烧等镁条性质探究实验 第四周(9.19-9.23):整理实验室 第五周(9.26—9.30) :整理实验室 第六周( 10.3-10.7): 整理实验室 第七周(10.10—10.14): 1.补充演示实验:泥水的分离过滤 2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粗测 3 . 在氧气中进行的有关燃烧实验(铁丝、蜡烛等) 第八周 (10.17—10.21): 1.:高锰酸钾制氧气 2.分组12(演示实验):过氧化氢制氧气(说明:因用量大,药品不足) 第九周(10.24—10.28): 1. 演示6:汽水中二氧化碳检验 2.分组1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3.分组14:制取二氧化碳与验满 4.分组15: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说明:因难度大 拟改为演示实验) 第十周 (11.31—11.4): 1. 演示7:电解水实验 2. 3. 3.演示8: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高锰酸钾碾碎与水溶实验) 第十一周:(11.7—11.11): 日常管理 第十二周:(11.14—11.18) 日常管理 第十三周:(11.21—11.25): 1.演示11:蜡烛的不完全燃烧 2.演示12:粉尘爆炸实验 第十四周(12.28—12.2): 分组20:探究质量守恒 第十五周(12.5—12.9):日常管理 第十六周(12.12—12.16): 1. 演示13、14:铁铝铜的化学性质实验 2.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第十七周(12.19—12.23): 1. 演示15: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2. 补充:生铁与稀酸的反应 3. 铁生锈条件探究 第十八周((12.26—12.30): 1. 石灰石的检验 2. 检验碳酸钙 3. 演示16:加热石灰石 4. 生石灰与水反应 第十九周(1.2—1.6): 1. 物质在水中的扩散、乳化(153) 2. 影响溶解的因素(156) 3. (157) 4. \蔗糖水和食盐水溶液凝固点比较 5. 演示17:溶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