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设计说明书.doc

发布:2016-12-08约5.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侧盖零件工艺规程设计和铣顶面工序铣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张翠翠 指导教师: 四平职业大学 2012年6月25日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 3 一.零件的分析 3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 (二)制定工艺路线 6 (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7 (四)加工工序设计 8 (五).夹具设计 10 四.设计总结 11 五.参考文献 1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侧盖是齿轮泵的一个零件,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应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A面,C面,和2-???φ80K6孔。 A面的平面度为0.01mm,C`轴线相对于B基准的平行度要求为0.025mm,A面,C面及2-φ80K6内孔的表面粗糙度为0.8μm。 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已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4000件/年,其设备品率为1%,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现制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通过计算,该零件的质量约为15kg,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1-2可知,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毛坯的制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制造型,由于盘体零件的2-φ80K6mm孔均需要铸出,故还应安 放型芯。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根据表1.3-1毛坯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G级。故取CT为10级,MA为G级。 表2-1各加工表面总余量 加工表面 基本尺寸 加工余量等级 加工余量数值 说明 A面 282mm G 6.0 C面 224mm G 5.0 2-φ80K6 80mm H 3 表2-2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 主要面尺寸 零件尺寸 总余量 毛坯尺寸 公差CT A面轮廓尺寸 282 ------- 282 10 C面轮廓尺寸 224 ------ 224 10 2-φ80孔 Φ80 2.5+2.5 φ75 3.2 2-φ80孔中心距 104 4.5 108.5 三.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侧盖A面和2-φ11孔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用它们做精基准,使加工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实现“一面二孔”的定位方式,其余各面和孔的加工也用它定位,使工艺路线遵循“基准统一”的原则。 A面较大,定位比较稳定。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考虑到盘类零件的重要孔(2-φ80孔),这时可有一种定位夹紧方案: 方案一:用一浮动圆锥销伸入φ80mm毛丕孔中,限制二个自由度,用三个支承钉支承在与P面相聚30mm并平行于C面的毛坯面上,限制三个自由度,再以C面本身找正限制一个自由度。这种方案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类型中,加工面及面上各孔。 (二)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 C平面:粗铣——半精铣——精铣 2-φ80孔:粗镗一次——精镗二次——精铣 Ra12.5未注出孔:钻 因A.C面有较高的平行度要求,2-φ80mm孔与A面有很高的垂直度要求。它们的加工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工序号 工序内容 简要说明 铸造 时效 涂漆 10 粗铣A面 20 钻、扩、铰2-φ11孔至2-φ10F9 30 粗铣C面 40 半精铣A面 50 半精铣C面 60 粗镗一次2-φ80孔至φ75 70 粗铣A面 80 精铣C面 90 粗镗二次2-φ80孔至φ78 100 精镗2-φ80孔 110 钻、铰2-φ10F9孔 120 铣槽 130 钻φ10通孔,钻6-M8螺纹底孔至φ6.8、攻螺纹6-M8。 140 钻12-φ11孔,锪平φ18,钻4-M12螺纹底孔至φ10.2,攻螺纹4-M12 150 钻8-M8深16螺纹底孔深20,攻螺纹8-M8 160 检验 170 入库 (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粗铣A面,采用立式铣床X53,根据表2.5.1,选择直径D为φ200mm的组合圆柱形铣刀。精铣A面,X53.面铣刀 粗镗2-φ80K6孔,采用卧式双面组合镗床,原则ITA20镗削头。选择镗通孔的镗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 工序140钻4-M12螺纹底孔至φ10.2,,钻12-φ11孔,钻8-M8深16螺纹底孔至φ5mm,选用摇臂钻床Z3025.选用锥柄麻花钻,钻柄扩孔复合钻。选用锥柄机用铰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及塞规。4-M12,8-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