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下的基础架构实践》.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移动互联下的基础架构实践
马 志 强
网络平台部 网络架构中心总监
前言
• 移动网络制式:GPRS、TD-SCDMA、WCDMA、
CDMA2000、LTE…
• 手机终端:IOS、Andriod、WP、BB ,PAD…
• 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海外XXX…
• 移动网络:空口、接入网、核心网、骨干网、IDC…
• 业务问题:信令过多…
前言
• 无业务应用开发那样的高大上流和喜大普奔
• 是从一个互联网公司网络的角度看问题
• 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支持,我们亦在摸索
• 面对移动互联网需要从端、管、云三方面努力
• 马志强 / MartyMa
– 腾讯科技 网络平台部 网络架构中心总监 专家工程师。
– 专职于网络运营和架构十四年,从事过中国公众互联网骨干网的设计运营、银行/证券
行业金融网络架构设计及咨询等工作,现负责腾讯数据中心云网络、广域网络等构建和
运营管理工作。
在发生什么事情
• 时代来了,上网的智能东东多了
• 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手
机网民规模达5亿 (年增长率为19.1%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 ,3G用户达2.5亿,
互联网已经覆盖到中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超过99%的乡镇
• 手机、PAD、电视、摄像头、特斯拉…
• 时间长了 ,移动互联的时间
• PC的服务开始低于手机上服务的时长,甚至是70%多的流量是来自移动互联网终端
在发生什么事情
• 内容变了,手机视频、手游、XX
•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
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
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人,增长率高达
83.8%。手机视频跃升至移动互联网第五
大应用
•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
户数为2.15亿,年增长率达到54.5%
• 97.6%的手机网民最近半年在手机上使用
过手机娱乐类应用且每天手机娱乐时间
为 109分钟,占据了手机除电话短信外
使用总时间的60.6%
• 性质变了,购物、支付、理财等互联
网金融
• 线下经济与网上支付的结合更加深入,
促使用户付费方式转变
• 红包
• 支付
与基础网络相关嘛
• 云:基础网络作为后腰更重要
• 管:大手笔的网络质量优化
• 端 :适配与智能
从云端到终端
• 天然的移动性导致无线侧网络稳定度差
• 网络路径长 ,IP骨干网络质量优化带来
的效果不明显
• 业务指标与网络质量的对齐
从云端到终端
• 基础网络自身的质量探测方法 方法:主动质量探测
• 手机终端使用私有IP ,无法在基
础网络上实现端到端的质量监测
• 通过主动探测的方式,监控到核
心网出口或网关
• 程序实现上,大量的ICMP包对
设备的冲击,考虑精度与负载的
权衡
• 设备转发利用多个端口负载均衡,
点到点之间存在多条路径。普通
的质量探测只会走特定路径,无
法覆盖全部路径
• ICMP探测不能完全代表应用质
量,不同网络/设备对ICMP数据
包处理不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