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柔韧适能评价与评价定稿#(精选.).pdf
第5章柔韧适能评价与评价定稿#(精选.)--第1页
第五章柔韧适能评价及其训练
关键术语
柔韧性(Flexibility):在不造成身体伤害的前提下,决定一个关
节或一组关节最大活动范围的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特征。
静态柔韧性(StaticFlexibility):一个关节或一组关节活动范
围的度量。
动态柔韧性(DynamicFlexibility):放松肌肉被动伸展时张力增
加的速率,用材料力学变量硬度表示。
一直以来,对柔韧适能的认识就充满矛盾。一方面,对一般的体
育锻炼群体而言,他们很少单独地来理解发展并保持柔韧适能在适当
水平对健康、运动安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专业体育
人士而言,他们大都认为柔韧适能对运动能力与运动的安全性具有重
要意义,一般都在锻炼或运动计划中安排有专门的柔韧性练习。但是,
这些柔韧性练习计划多是经验性的,其后并没有足够的科学理论提供
支撑。另外,对柔韧适能的研究仍然是体适能研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
节,目前有关柔韧适能的许多认识都带有较多的经验性成份,而不是
科学成份。因此,柔韧适能是五个健康相关体适能成份之中最受体育
锻炼者和健康体适能研究者及其相关工作人员所忽视的一个成份。
第一节柔韧适能概述
一、柔韧适能的概念
在相关文献中,不同学科对柔韧适能的定义并不一致,即使在同
一个学科中,也可能存在定义的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康复医学中将
静态柔韧性区分为主动和被动柔韧性。这可能是导致目前柔韧适能研
究结果和对柔性的认识充满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理解柔韧
性测量的结果时,对测试中所采取的柔韧适能定义进行确认是非常重
要的。
在体育科学中,柔韧适能被定义为在不造成身体伤害的前提下,
决定一个关节或一组关节最大活动范围的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特征。
肌肉骨骼系统的这一特征可以通过两种生物力学测量方法来评估,因
此,柔韧适能被区分为静态柔韧性和动态柔韧性。但是,这种静态柔
韧性和动态柔韧性的区分与早期研究中的静态柔韧性和动态柔韧性
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有关柔韧性的早期研究认为柔韧性有静态和动态两种表达形式。
从而使用静态和动态来区分这两种表达形式。由于动态柔韧性测试中
1/13word.
第5章柔韧适能评价与评价定稿#(精选.)--第1页
第5章柔韧适能评价与评价定稿#(精选.)--第2页
的所采用的反弹式(振摆式)伸展运动更多的与速度、协调性和力量
有关,而不是柔韧性。因此,目前学术界已很少采用这一动态柔韧性
的概念。
(一)静态柔韧性
静态柔韧性指单关节或复关节的实际运动界限的线性或角度度
量,即静态柔韧性度量的是一个关节或一组关节的运动范围。在实际
测试中,静态柔韧性测量的界限是由受试者和测试者主观地定义的。
对于大多数静态柔韧性测试,动作的限度取决于受试者对伸展位置耐
受性。因此,静态柔性并不是柔韧性的真正客观的度量,而带有一定
的主观性。此外,静态柔韧性的测量不仅受到环绕在被测量关节的肌
肉—肌腱单元的伸展性限制,如直腿上举测试是一种被膝旁肌群伸展
性限制了动作范围的柔韧性测试。而且,静态柔韧性的测量也受到与
被测量关节相关关节状态的限制,如直腿上举时,大腿后肌群的长度
限制屈髋,如果屈膝时,髋关节就能进一步屈曲。因此,静态柔性的
测量也与测量时所采用的动作有关。这些因素以及其它一些因素使得
对静态柔韧性测量结果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