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758.7-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7部分:丹参.docx

发布:2025-03-01约3.94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758.7—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第7部分:丹参

2006-04-27发布2006-04-27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

DB13/T758.7—2006

前言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治理无公害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实现无公害中药材的安全生产,保证中药材产品的质量,保护我们人类的健康,特制订《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系列标准。DB13/T758《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白术;——第2部分:白芍;——第3部分:菊花;——第4部分:甘草;——第5部分:黄芪;——第6部分:山药;——第7部分:丹参。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文件。本部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省植保总站、安国市植保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彦杰、田丽、王会琴、郑俊坤、田伟、李同增、王静。

I

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

DB13/T758.7-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第7部分:丹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丹参田间生产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及田间配套管理措施。

本部分适用于河北省露地丹参无公害田间生产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国家外经贸部《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

3产地环境

产地的土壤符合土壤质量GB15618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GB5084标准,空气符合空气质量GB3095二级标准。

4生产管理

4.1繁殖

4.1.1种质选择

选用优良丹参品种或品系(丹参酮含量不低于0.2%、丹酚酸B含量不低于3.0%),作繁殖材料。

4.1.2种子育苗播前准备

育苗地深翻30cm以上,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kg~2000kg,耙细、整平,作畦,畦面宽1.2m。

播种

在3月底至4月底播种,每亩地用种子1.5kg,掺细沙2~3倍混匀,撒播于苗床上,盖1cm~1.5cm厚细土不见种子为宜。用麦秸或干草等作物秸杆盖严遮荫,适量浇水保湿、保墒。

苗期管理

播后保持苗床湿润,12d~15d出苗,幼苗出土后揭去盖草,进行中耕锄草一次。6月上、中旬追肥壮

苗,每667m2用尿素10kg~15kg。

4.1.3根茎(芦头)扦插繁殖

每年秋季收获丹参时,选择粗壮、色红、无腐烂、发育充实、无病虫的一年生根条做种根,用湿沙贮藏,第二年3月初挖出种根,剪成6cm~8cm左右的根断,扦插于温室内的沙床上,保持沙床湿润。

4.2移栽

1

食品伙伴网/

DB13/T758.7-2006

4.2.1选地、整地

选择前茬为禾本科作物,土壤比较肥沃,土层深厚,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整地与苗床准备相同,作畦,畦宽1.2m。

4.2.2栽植

4月下旬开始,选择苗健壮、根系生长良好的植株进行移栽,株行距20cm~25cm×25cm~30cm,穴

深8cm~10cm,覆土压实,栽后浇适量定植水,每667m2栽10000~13000株。

4.3田间管理

4.3.1中耕除草

在5、6月份杂草初长时期分别进行两次田间除草,宜浅不宜深,并将杂草清除出田间处理。8月以后,由于丹参生长旺盛,无法中耕,只能将杂草及时拔除。禁止使用除草剂。

4.3.2追肥

6月下旬,植株生长旺期每667m2追施尿素20kg。7月中下旬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2%过磷酸钙浸出液进行叶面喷肥。

4.3.3排灌水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根部腐烂。遇干旱及时浇水。

4.3.4摘蕾

除留种田外,现蕾时分期分批摘蕾,宜早不宜迟。采摘时注意不要损伤茎叶。

5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条件

丹参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条件参见附录A。

6病虫害防治

化学防治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没有标明的农药品种,收获前30天禁止使用。

6.1根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