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758.5-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黄芪.docx

发布:2025-03-03约6.08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758.5—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第5部分:黄芪

2006-04-27发布2006-04-27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

DB13/T758.5-2006

前言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治理无公害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实现无公害中药材的安全生产,保证中药材产品的质量,保护我们人类的健康,特制订《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系列标准。DB13/T758《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白术;——第2部分:白芍;——第3部分:菊花; 第4部分:甘草;——第5部分:黄芪; 第6部分:山药; 第7部分:丹参。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文件。本部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省植保总站、安国市植保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彦杰、谢新玲、陈延廷、田丽、李同增、田伟、王静。

食品伙伴网/

I

食品伙伴网/

DB13/T758.5—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第5部分:黄芪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黄芪田间生产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及田间配套管理措

施。

本部分适用于河北省露地黄芪无公害田间生产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国家外经贸部《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

3产地环境

产地的土壤符合土壤质量GB15618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GB5084标准,空气符合空气质量GB3095二级标准。

4生产管理

4.1育苗(蒙古黄芪)

4.1.1选种

黄芪宜选三年生以上母株留种,黄芪为无限花序,种子的收获应分期进行。当果变黄、种子呈褐色时采摘,果荚采收后,晒干脱粒,除去杂质及病虫粒,通过风选或水洗,剔除瘪籽和虫蛀籽,选择籽粒饱满、褐色有光泽的种子。

4.1.2种子处理沸水催芽

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快速搅拌1min,立即加冷水,调至水温40℃,浸泡2h后捞出,用湿布或麻袋等盖好,闷8h~12h,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

机械磨损

播种前用碾米机将黄芪种子外壳摩擦刻伤,用30℃温水或井水浸泡种子,每天早晚更换新水,吸水的种

仁发芽膨胀,当有三分之一露出微小的白芽时,用特制的筛子将发芽的种子滤出,进行大田播种。

4.1.3播前准备

选择偏沙性壤土,深耕40cm,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kg左右,过磷酸钙50kg,可加适量的草木灰混匀撒施,整平耙细。播种前5d~7d,用48%氟乐灵乳油喷于土壤表面,每667m2为200g,喷后立即耙匀,使农药均匀分布在3cm~5cm深的表土层里。

食品伙伴网/

1

DB13/T758.5—2006

4.1.4播种

播种量

每667m2用种量6kg左右。

播种期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进行播种。

播种方法

.1条播

按行距25cm~30cm,开3cm深的播种沟,种子拌适量细砂,均匀撒入沟内,播幅15cm,覆土1cm~

1.5cm,稍加镇压。

.2撒播

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田内,然后覆土1cm~1.5cm,播后适当镇压,用稻草或其它作物桔杆覆盖遮荫。

4.1.5育苗田管理除草

苗高4cm~5cm时及时中耕除草,以后保持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

排灌水

幼苗出土前不浇蒙头水。苗高不超过9cm时,一般不浇水,保持地面稍干。夏季浇水宜早晚进行,雨后高温骤晴要及时排水,防止烂根死苗。

清理田园

秋后至开春期间将地上部分枝叶剪除,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4.1.6种苗的挖采与贮藏

于翌年4月中下旬,选晴天挖起种苗,抖去泥土,剔除有病斑、分杈和机械破损的种苗。起获的种苗,选通风阴凉干燥处,用潮湿的河沙层积贮藏。

4.1.7种苗的质量标准

根条形,无分杈,根长2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